兩個人一直同校同班,小學初中加在一起同窗九年,還約定考同一所高中,同一所大學,一直相伴,不離不棄。
在所有人眼裏,他倆都是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的密友。
分化後的omega每季度都會有發情期,如果不想長期注射抑製劑,那omega就必須找一個信得過的alpha伴侶,對他進行暫時標記。
這種一對一的多次重複標記會讓ao之間發生信息素相溶現象。
前人的經驗告訴大家,臨時標記次數多了,時間久了,這對ao遲早會從友情質變為愛情。
作為一起長大關係最好的密友,剛好兩個人的潛在性別又是alpha和omega,所有人都認定他倆分化後會是一對情侶。
恰好若若的父母通情達理,疼惜兒子,尊重兒子意願,對眼皮子底下長大的喬嶠人品性格都很是滿意,不在乎喬嶠是個孤兒,願意招他當上門兒婿。
喬嶠和慕容若在一起沒有任何阻攔因素,所以互相早有默契約定終身,承諾分化後就結成伴侶。
這年頭omega數量稀少,這麼早就有omega的alpha多麼罕見。
喬嶠的幸運,一直都讓眾人豔羨的存在。
可曾經喬嶠作為一個孤兒遇到若若後的際遇有多麼讓人羨慕,現在就隻會加倍可笑。
每個認識他倆的得知喬嶠是個beta,心裏說不準都會嘲笑喬嶠是隻注定吃不了天鵝肉的癩蛤蟆,和校草有緣無分。
德爾塔聯邦公民談gama變色,致力於通過六歲和十六歲兩次性別普查尋找隱藏在alpha族群裏的gama,不允許任何gama脫離管製,都是有原因的。
gama族群大多數都是天生戀愛腦,死心眼,有很強的反社會傾向。
他們潛意識裏傾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計損失,隻求牢牢束縛住心儀的omega,以彌補生理上無法永久標記omega落下的心理疾病。
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損人不利己的瘋子,有些類似俄羅斯轟動一時的連環殺人犯(吃人醫生漢尼拔的原型)。
一個童年經曆二戰,親眼目睹母親被殘忍傷害,精神受到劇烈刺激,導致不舉的精神病人。
所以聯邦政府挖空心思的設置了兩道關卡鑒別新生的gama,把他們抓起來徹底隔離,進行封閉式教育,絕不容許他們混在普通族群裏。
在德爾塔聯邦,基因正常的alpha或omega一生中至少經曆兩輪腺體發育期。
第一輪是4-6歲,腺體初次發育,經過基因檢測可以大致判定潛在性別,被稱為覺醒期。
第二輪是14-16歲,腺體二次發育,潛在性別正式分化,被稱為分化期。
第三輪是16-50歲,隻有omega有。omega初次懷孕時,腺體會迎來第三次發育期,被稱為成熟期。
成熟期的腺體強化了omega的生育能力,讓omega成了易孕體質。
beta沒有腺體發育期,腺體從出生起就萎縮著,是個廢棄物。
基因正常的普通alpha和omega都是六歲完成腺體的第一輪發育,覺醒潛在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