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太平茶館(2 / 2)

還好東新幫平日裏口碑不錯,店裏的茶客們聞言連忙起身對著掌櫃的拱了拱手,還不忘上前跟吳東新打個招呼混個臉熟:“少幫主,都說今日天氣晴好,定是有好事發生,不曾想是能在這裏遇上貴人。看來這表麵上不甚起眼的太平茶館,內裏卻是個風水寶地!以後我們都得要常來才行啊。”

吳東新也是笑著對著眾人拱了拱手,由老掌櫃親自引著,坐到了隔著一道走廊,遙遙臨窗的一張桌子前。剛剛坐下她便抬頭望向老掌櫃吩咐道:“勞煩掌櫃的,來一壺混合茶。”

彎腰陪著笑,老掌櫃輕聲建議道:“混合茶釅,不適合空腹吃,要不再給少幫主您配上些吃食?一件包子?玫瑰油餅和火烤芝麻餅可是剛出爐的,說起這玫瑰餅來,可是小店的招牌。”

轉過頭望了一眼身後包家兄弟四人,以及站在門口背著籮筐的大漢,吳東新收回視線挑起眉梢衝掌櫃的點頭笑道:“勞煩掌櫃的了,一樣準備五份,給我兄弟們備上就行了。”

不敢有片刻耽誤,老掌櫃一邊揮手讓堂倌通知後廚,一邊衝著包好洽他們四兄弟拱著手道:“包家四位爺,小老兒怠慢了,還請原諒。您們請進門高坐,茶和點心馬上送到。”

站在街麵上看著這前一刻還如沸水翻騰般的滿街熱鬧,突然又如凝冰般詭異安靜下來場麵,田困知臉上依舊掛著那讓人乍一看如沐春風,看久了卻心中發寒的笑意:“跟上!”

跟在一旁的戴勉行見他這模樣,也不敢開口搭腔,緊趕了兩步,跟在了他的身旁,一起邁過門檻踏進了這“太平”茶館。

要說起這長沙城中的繁華之地,當屬太平老街。打從戰國起長沙有城池開始,便是這古城的腹心所在,縱然是曆經了2000多年,一路風雨、兵荒也沒有絲毫改變!如今更是借著臨近湘江邊諸多碼頭水運的便利,這耄耋老街更是如老樹逢春般抽出新枝變得“滿樹紅花”,依著魚骨型的街道兩側,無數大大小小的商鋪插針般占據其中。

眼見此時日頭高懸,諾大的太平街各個商鋪,不論是前台的夥計還是櫃後的掌櫃,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也不緊著自己的生意,反倒是有人遮遮掩掩、有人大鳴大放,視線齊刷刷地落到了街麵上一個不大的茶鋪上——太平茶館!

要論起根子來,能在這條街取名叫太平茶館,那手裏也是得有些活兒在的!

曾經這太平茶館隻是在另一邊的金錢街占了個不太顯眼的小門麵,裏麵抬眼就能望到頭,不過是八九張桌子,一副指著人們指頭縫裏流出仨瓜倆棗就能果腹的乞活模樣。後來還是因為老板實在,人們也願意幫襯,生意才能越做越大,慢慢的積起了熟客與人脈,待到金錢街那淺水池子養不了“大魚”時,便順理成章地搬到了太平街的正街上。

可不曾想這太平茶館也是應了那句老話,輝煌了不過兩代,就因為掌櫃得了重病,耗盡了家財隻得了個牌位不說,還塌了個通天的窟窿。無奈之下,現在的掌櫃再多不舍祖宗家業,也是隻能賤賣了半間店鋪還債,裏頭家什更是出了個幹淨,獨留了祖上傳下來的,那鎏赤金粉的楠木招牌傍身。

當初也不是沒人盯上他家這塊金字招牌,可這畢竟是祖上傳下來的,平日裏瞧著謹小慎微的掌櫃,在被人摳到骨頭縫裏的時候,也難得硬氣一回——拎著後廚的菜刀當著來要債和起哄的人麵放話道,說茶館還開著,怎麼也不能讓人頂了碼頭!

臨了為明心意,直接當街切了小指下來,這才熄了那些人的齷齪心思,將這間老茶館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