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武當鬆溪派內丹功(3 / 3)

練功時間據本門前輩所傳,年月日練功時間的掌握如下:1每日在亥子之交(晚11時左右開始上坐,每次上坐時間不限長短,以體力能支為準。2每月逢初三、初八、十五、十八、二十三、三十日尤當抓緊時機(亥子之交練功。3每年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前後幾日更應閉門依時練功。鬆溪派修習內功非常注意掌握練功時間。其理法主要出自《陰符經》,即要“盜天人合發之機”,認為“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這裏“殺機”應理解為發生的運動和變化。人與自然界(包括天地之萬物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當自然界發生變革(運動變化時,即所謂“天發殺機,地發殺機”是也,人的生理、思想、乃至人類社會都將隨之而變化(內功理論中,主要指人的生理。

因而,若能仔細體察自然界萬物的運動變化規律(包括天文、地理、氣象、物理、化學等知識,體察人體隨自然界(環境變化的生理過程(包括生理和心理,即所謂“觀天之道”,在練功時,抓住自然界與人體生理共同發生變化的時機逐漸修煉,則能加快練功的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礎,最終達到內丹功夫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由此可見,正確掌握練功時間是十分重要的。道家醫學或中醫學都是依據“氣機”“經絡”‘髒腑”和“脈學”等一套理論,配合易學符號和概念,研究人體的生理過程隨自然界(環境曲變化過程。他們認為,人的生理隨自然界的變化(如日月星的運行、地理位置的改變、時差、天氣的變化、音色等等,主要反應在氣血運行(流注規律上。計算氣血流注較常用的方法有:納子法、納甲法、靈龜八法、飛騰八法等。

下麵僅舉納子法為例。納子法主要是描述一日之中各個時晨十二經絡的旺盛關係。它認為,“氣血於寅時由手太陰肺經開始流注,卯時流注手陰明大腸經,辰時流注足陽明胃經,己時流注足太陽脾經,午時流注手少陰心經,未時流注手太陽小腸經,申時流注足太陽膀脹經,酉時流注足少陰腎經,戌時流注手厥陰心包經,亥時流注手少陽三焦經。次日子時流注足少陽膽經,醜時流注足厥陰肝經,寅時再流注手太陰肺經,周而複始,如環無端。”氣血流注十二經時間經脈膽肝肺時辰子醜寅時間23—11—33—5經脈大腸胃脾時辰卯辰己時間5—77—99—11經脈心小腸膀胱時辰午未申時間11—1313—1515—17經脈腎心包心焦時辰酉戌亥時間17—1919—2121—23注:隨地理位置不同,因時差關係,各地時間銷有不同,故氣血流注十二經時間不能以北京標準時間為準,應以時辰為準,認日月升降為準。任督脈分別是陰脈和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陰脈和陽脈。按古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的界想,將人體比如作一個天球,認為“已身自有一壺天。”在《參同契》為代表的內丹派中,乾頂(頭部為(天球南極,坤腹(下腹部為北海,任督脈(心腎相交之路為子午圈,聯絡南北;龍虎交(肝肺之徑為卯酉圈,聯絡東西;衝脈是極軸(天柱,直通南北;帶脈一因為包絡(按:人體之天球是修煉內丹功的自然體驗,是精氣運行的軌道,並非毫無意義的類比對照,這些美妙的體驗,將在以後的功法中談到。任督脈(於午圈的精氣動行也是依時而變的,流注規律如下:“人之元氣,逐日發生。子時複氣到尾閭;醜時臨氣到腎堂;寅時泰氣到玄樞;卯時大壯氣到夾脊;辰時,央氣到陶道;己時乾氣到玉枕;午時妒氣到泥九;末時遁氣到明堂;申時否氣到膻中,酉時觀氣到中脘,戌時剝氣到神闕,亥時坤氣而歸氣海。”

有了這些知識後,我們回過頭來看鬆溪派的內丹功秘訣,看看結印法(打坐姿式和練功時辰是怎樣符合這些科學道理的。

1每日亥子之間,萬籟俱眠,從十二正經來看,氣血的旺盛正從三焦經轉到膽經(亥時三焦經最旺,子時膽經最旺。若此時上坐行功,由於坐式中,兩手掌心向外盡力翻起(並輕貼於腹臍下,兩掌外翻之力極大地牽動肩部外翻,因此“肩井”穴開;肩井穴是足少陽膽經要穴,此穴一開,膽經始開。又提耳根勁,將膽經拉緊開啟(稱為起少陽膽經之火,因耳根以上是三焦經末端和膽經始端,提耳根勁,靜待(三焦與膽經之氣交會。故此亥於之交,膽經漸旺,上坐行功開啟少陽膽經(能啟少陽膽經之火,是本門內丹功之秘訣,靜待膽經氣旺,則所旺之氣血在膽經暢通無阻,無有損耗,如此用功最適時。

2從任督脈而盲,亥子之際,精氣從氣海(坤氣走到尾閭(複氣,正是身中一陽初生之時刻。此時上坐用功,將雙腳盤起,會陰穴、尾閭穴、長強穴自然開啟,使任脈之坤氣過氣海時尚有路可循。會陰穴是任督脈之交會,此穴一開,任督始通。故亥於之交,開會陰尾閭,靜待一陽之複氣到來,則所生一陽元氣有路可循,不致損耗。坐式中,頭往上頂,身子微往前傾,督脈自然拔起,督脈各穴自開,有助元陽之氣上升。懂得這些竅妙,行功方才有效。由此可見,本門依時用功之法,正是依據氣血流注,依時開啟關竅,靜待元陽之氣到來,是符合“天人合發,萬物定基”的思想的,是有其科學道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