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十四歲。
我的名字叫小刀,沒有姓氏,因為我是個孤兒,是師父在雪天撿回來的,那天的風刮在師父臉上有如小刀一般鋒利,是他撿回我的時候最刻骨銘心的感受,所以當即為我取名小刀。
但請不要認為殺手窩點有如孤兒收容院,師父們都喜歡在陰雨或風雪等淒涼的日子裏出門撿孤兒,然後把他們培養成孤僻、古怪的冷血殺手,事實上因為殺手業的興盛與壯大,已經被公認為一份非常有前途的職業,許多人願意送他們不愛讀書的子女到知名殺手門下學徒。
雖然讀書出仕是既公認又合法的成功之路,但誰家沒有幾個不愛念書或確實念不好書的孩子呢?而即使是下等殺手或中高等殺手的助手,收入也與從事其它小百業相仿,不失為一門養家的手藝,同時又可為家中培養出小能看家護院,大可耀武揚威的中流砥柱,如果幸運地培養出一代高手則不啻於高中狀元,所以殺手同盟的門前一時熱鬧非凡——拜入任一殺手門下學徒,即已算作踏入殺手業內,所以必須先到殺手同盟報名備案——簡直蓋過了少林寺的風頭,因而差點釀成兩大武林名校火並的慘劇。
好在殺手同盟和少林不同,也和一切江湖幫派不同,其實是有紀律而無組織,大有幽靈“聚則成形,散則為氣”的神通,而且多少算是民間地下組織兼非法經營,不像少林那麼光明正大氣壯理直,一發現勢頭不對立刻“散而為氣”,讓少林的一把無名業火找不著發泄對象,風平浪靜後又“聚而成形”繼續發展業務兼廣招門徒,把少林氣得半死。
如此反複了幾遭之後,反倒使忙於找碴、無暇他顧的少林門牆更加蕭條,主持方丈覺得實在不劃算,才黑不提白不提地悄悄作罷了,好在殺手同盟隻求生意人丁兩興旺,並未將少林的退敗寫在招生小傳單上大肆宣揚,相反為了避免少林突然再來找麻煩,還在傳單上注明“殺手少林皆可選,人生無處不通途”,文筆雖然不是很通順——能好好念書把文章寫順溜的當然不會來做殺手——意思卻很明了,雙方算是就此扯平,戰雲散去,江湖又恢複了昔日的興旺氣象。
而到了師父撿回我的時候,殺手業的興盛使得想要擠進著名殺手的門下已經需要一定的門路和賄賂,而殺手們也以廣收徒弟為榮,相互攀比之風非常盛行,徒弟的數量、家世和家底成了見證殺手水準與身份的重要條件;而象我師父這種高不成、低不就,年紀不小,作為不大,勉強算是中等偏下的三流殺手,已經很難找到徒弟,隻得接收些遠房窮親戚養不起的孩子,或者在路邊撿回我這種來曆不明而身體健康,尚有一定培養前途的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