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傳說中的聶小無(2 / 2)

況且殺手藝術曆經一段時間發展與完善,並在集結了所有殺手的經驗與智慧的殺手同盟總結與凝練後,即使不是滴水不漏,也稱得上嚴謹縝密了,而聶小無次次都能詳細確切地得到若幹時間內的所有任務信息,從中甄選出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進一步得到這部分任務的詳細資料以及執行進度,然後在最後一擊前勘查好環境並找到絕佳位置埋伏妥當,舒舒服服等待執行人到來——這周密細致的準備工作絕對需要若幹內線、若幹外援、若幹勤務、若幹先遣、若幹後應等等人手的配合才能保質保量並嚴格準時,也就是說,莫說一個人,就是兩、三個頂尖高手也未必做得到,所以據他們分析,這個組織至少是由八到十個各懷絕技、分工精細而配合默契的精英分子構成的;

最後,聶小無留下字號的方式也可以作為一項非常明顯的證據:他慣於在全身而退之時,從半空擲下一張寫著“聶小無”的字條,而據目前收集的結果來看,每張字條上的筆跡都不同,也毫無共同之處——唯一的共同之處就是字都寫得很難看,仿佛是胸無點墨的白丁照著別人寫好的字樣,粗手笨腳依樣畫葫蘆的成果,但難看得張張不同、各有千秋,就讓人很難認同這是同一個人的筆跡了;而當事人——包括執行人、雇主和其他見證人諸如恰好在場的姨太太丫鬟書童賬房先生之類——所聽到的“聶小無”的聲音也各有不同,當然不排除各人對聲音的感覺不同,以及當時被驚得魂飛魄散或嚇得屁滾尿流也影響了判斷的準確,勉強作為一項佐證吧;

而聶小無借以成名的“一人製下三十名高手”之役,更讓當事的三十名高手羞憤難當,半數以上的人因而堅持認為聶小無絕對不是一個人,至少有十人甚至以上數量的絕頂絕頂絕絕頂的高手高手高高手事先策劃、訓練、布陣埋伏並巧妙配合,才能將也經過了事先策劃、訓練、布陣埋伏並巧妙配合隻不過技不如人的他們一舉拿下,不然,哼哼……

等等理由不一而足,所以他們認為“聶小無”的意思,其實是根本沒有這個人,而是一群人,一群身懷絕技、性格古怪、既喜歡大筆的銀子,也喜歡大手筆的惡作劇的當世高人;

版本三:這個版本事實上是在版本二的基礎上推理得出的,也比較簡單,但對殺手同盟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所以獨立成篇並非常具有震撼力——“聶小無”事實上是一個組織嚴密、經驗豐富、精英薈萃、前程遠大的全新崛起的殺手組織,目的是用超強的實力令殺手同盟不戰自亂,不搖自潰,然後找準機會一舉滅之;

而至於這個組織的由來,一說是朝廷眼看殺手同盟日益壯大,不免有臥榻之側的憂患,若要公開出兵剿殺,一則殺手同盟並沒有造反跡象,也不持有違禁物品,最多算黑道組織兼違法經營,出動大批兵馬沒麵子,出動小批人馬又怕鎮壓不住反而引起真的內亂,因此出了這麼個陰招,集結大內高手組成“聶小無”,持禦賜密令,各級官員、各個部門以及所有相關人等見令無不竭力配合,從而創造出一個新的殺手神話,從而令殺手同盟不什麼自什麼不什麼自什麼……以除去朝廷心頭之患。

另一說則是殺手同盟樹大招風,在江湖中頗引人側目,自少林以下各大幫派都眼紅不已,也覬覦不已,況且業務範圍日益擴大,財源滾滾,也無形中損害了其他幫派的利益;而大家若要公開討伐,一來有少林的前車之鑒,其餘既沒有少林名氣大也沒有少林實力大的幫派都不得不掂量掂量,而能勝過少林的幫派當時還不存在——如果朝廷不算某種形式的“幫派”的話;二來殺手同盟專心經營事業,並無欺侮他派弟子、意圖稱霸武林之類常用的小尾巴可抓,突然討伐師出無名,也有失江湖道義和各大幫派的身份,所以從長計議後定下此計,各幫各派各出絕頂高手組成“聶小無”,持天下英雄令,各幫各舵各堂各支各點見令無不以所有人力物力鼎力相助,從而創造出一個新的殺手神話,從而令殺手同盟不什麼自什麼不什麼自什麼……以除去武林正道心頭之患。

當然,無論哪個版本都有不少破綻和紕漏,真假難辯,但都距離我等三流殺手的世界非常遙遠,也許一世都扯不上關係,但在無形中傳說中的聶小無已經成了所有殺手們——包括三流以下直到不入流的——的偶像和奮鬥目標,所有殺手都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或自己的兒女或自己的徒弟能夠成為聶小無——單人版,下同——或得到聶小無的指點,或至少,能與聶小無有一麵之緣——女殺手則幻想一夜之情,也就不枉此生做殺手了。

我和我的師父、師哥、師妹當然也一樣,在談起聶小無時總是呼吸急促、兩眼放光、兩顴潮紅然後心潮澎湃,在寒冷的冬天甚至比烤火更能有效地取暖。

是的,我愛這個時代,愛所有的殺手,而最愛的永遠是聶小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