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聶小無這個名字,在這個時代即使是白丁殺手們也個個認得,人人會寫的,因為實在是太有名,筆劃也實在不複雜,完全符合一個江湖名人字號的條件,但關於這個名字的說法就非常不統一了,比較流行也比較完整的有以下三個版本:
版本一:聶小無是個孤高絕傲的獨行殺手,人如其名,不僅無來曆無案底,甚至無聲無相無跡可尋,也就是說性別、年齡、相貌、武功師從等等一概不詳,首先當然是因為聶小無不屑於到殺手同盟備案,而殺手同盟的所有成員包括皇上的禦用殺手跟他——雖然殺手業對業者性別並沒有限製,但成員還是呈現男多女少的局麵,而大概是出於麵子考慮,男殺手們在談及聶小無的時候,多半都固執地認為準是個男人,所以姑且用“他”吧——相比都望塵莫及,當然也就都莫奈他何了,至於如何望塵莫及法,詳見下文——
為規範行業秩序和合理經營的需要,幾乎所有的殺手任務都在殺手同盟有詳細的備案,包括雇主、中間人、任務內容、傭金、按金(其實是同盟的抽成)、締約時間、執行時間、執行人和完成與否等等,並且按月整理,便於季度結算和隨時查詢,而所有的未完成任務因為收不到傭金(當然,按金也就是同盟抽成是不退的),基本等於廢帳,一向在整理後都做另冊處理,而自從聶小無現身殺手界之後,所有的廢帳後麵的備注內容除了“撤銷”和“失敗”以外,便幾乎千篇一律注著“聶小無 奪”,後來則簡化為“聶小無”,最後幹脆將廢帳分為兩冊,一冊名之為“聶小無”,另一冊則名之為“其它廢帳”。
而關於這個奪單高手,傳說無論如何機密的任務,隻要他想奪就絕無失手,但雇主、中間人、同盟和執行人事後想破了頭,也搞不明白他是如何得知任務的所有細節的。而他似乎還特別喜歡按照同盟的安排與執行人同時到達現場,甚至同時出手,而且永遠都先人一步得手,留下“聶小無”的名號後絕塵而去,直接到雇主處交差並支取兩倍的報酬,然後再次留下“聶小無”的名號以資雙方日後對證。
剛出現一樁兩件“聶小無事件”時是沒有人相信的,因為殺手業已經處於非常規範的運營狀態下,幾乎一切交易都在殺手同盟的控製之中,幾乎一切殺手也都願意接受同盟的調控,因為這樣也省卻了他們在交易中諸如證明身份、洽談價格、事後收帳等許多麻煩,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收不到帳等等風險,所以在同盟的統籌規劃和統一管理下,殺手奪單的事情可謂少之又少,一般也很難成功,除非雇主從中作祟——而雇主損失按金再出兩倍價錢來作祟的目的也很匪夷所思,說到這裏,要補充一下,殺手同盟的按金一向收得很高,通常是三至四成,大單更要收到五至六成,而聶小無最喜歡奪的便是價格高昂的六成按金單,不僅風險巨大,執行難度往往也奇高,執行人更是殺手界頂尖的高手高手高高手,可聶小無奪將起來卻不僅無一失手,更是絲毫破綻全無,半點痕跡不留,不說武功招式,甚至連高矮胖瘦都看不清楚,是男是女也無從分辨,來無影、去無蹤,確有其事卻無從追查,讓人如何相信呢?
所以殺手同盟對此都做為作弊處理,並對當事執行人處以嚴重警告——作弊且理由太爛,有失職業道德與高手身份——與高額罰金——整單傭金以賠償雇主損失;而其他高手先是聞風還啞然失笑,可接下來往往自己便遇著了“聶小無事件”,不僅有口難辯更因此深恨此人,同盟也感到了大事不妙,曾經派出若幹位高手聯手設局,想要一舉擒住其人並將之碎屍萬段,卻在經曆了N次嚴重失敗和巨額損失——據說聶小無一出手便製住了所有高手,而後施施然將他們帶往殺手同盟總壇,直接向盟主要帳,最後一次因為出動的高手有三十人之多,聶小無還預先準備了若幹車馬才將他們運送回來,好在都是深夜,聶小無的行動也非常迅捷隱蔽,不然盟主真可能當場撞牆自殺,而殺手同盟也許從此就不複存在了。
此役之後,聶小無聲名大振,許多王孫貴胄都希望雇傭他來完成絕密任務,甚至傳說皇上也想雇他去刺殺敵國君主,卻從來無人能聯絡到他,讓他出手的唯一辦法也隻能是到殺手同盟下單備案,許以重金,以期引起他的興趣,所以殺手同盟的業務非但未受影響,反而日見興旺,甚至有人因此而認為聶小無不過是殺手同盟為了刺激市道而想出的新奇點子,但越來越多的高手們的親身見證終於使人們相信了聶小無的存在,並將他視作當世江湖傳奇人物之首。
版本二:出於版本一種描述的種種事跡,有些人——包括一些“聶小無事件”的當事人,都堅持認為聶小無絕不是一個人,因為他的每件大作以常理推斷,都會得出絕不是一個人所能夠完成的結論,而雖然他們在事發當時感覺——聶小無出手和退卻都集迅捷與飄忽於一身,通俗地說就是身法快得根本看不清楚,隻能感覺——自己麵對的好像隻是“一個人”,但鑒於這個人出現之前他們也根本毫無察覺,所以暗中也許潛伏著若幹同樣裝扮、輕功絕頂的高手,經由細致排練後的巧妙配合,才能在出手時無聲無息卻又“瞻之在東,忽焉在南”,造成令他們也無從應接的震懾效果,以及此人武功高不可測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