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開業艱難(2 / 2)

爺爺走進屋子裏把書交給了任新林,枯瘦的手上還有當年抗日戰爭子彈留下了的痕跡,說了幾句鼓勵的話,末了,他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所以你想知道的中醫秘密都在這裏了。”

任新林把古中醫秘籍捧在手裏,激動的不知說什麼好,連連“唉唉”的點頭,有了這本書,任新林的醫學知識就可以更上一層樓了,不可以更上好幾層樓。

這回中醫書籍有了,藥櫃也做好了,萬事俱備,隻差一個“錢”字。可是,錢在哪裏啊!這就是窮人的悲哀。

天黑了,任新林躺在院裏的石板上,望著滿天星鬥,心裏苦澀湧上心頭,也許明天會更好!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一切看似和昨天沒有什麼兩樣,一樣有太陽從東邊升起,一樣晴朗的天空,一樣的土地莊稼。村民們默默的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動著,耕耘起一年的糧食保障和希望。90年代的農村就是這樣,沒有好看漂亮的衣服,沒有娛樂活動,沒有電視機供自己消遣,更沒有錢去追求自己的夢想,隻有日複一日的昨天和一成不變的明天。

“爸,我出去了,”任新林一邊穿衣服一邊走出家門“我去借錢,還有幾個要好的同學,看看能不能給我一下幫助。”對於任新林來說,借錢是唯一的出路了,那個時候農村不需要勞力,家家戶戶都有強壯的男人。

“不用去了,”任父說,“剛才老村長的孫子來了,他爺爺的腰挑東西的時候閃了一下,聽說你剛畢業回來,要你去看一下。”這位村長對他們家還是不錯的,這裏又沒有藥,該怎麼治呢?他想了想昨天看的那本古書,可以用按摩推拿加上針灸療法。於是他拿起一個消毒的銀針包就去了老村長家裏。

老村長正躺在一個長板凳上“哎呦哎呦”的叫著,臉上的汗珠順著幹燥粗糙的皮膚滾落下來。

任新林上去詢問老村長的症狀,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這是治病的第3個步驟。老村長痛苦無奈的說道:“昨天挑一擔稻穀不小心一滑,稻穀倒了,就聽到嘩的一聲這不能動了,腰這裏就不能伸直了,現在正在雙搶季節,又沒有收完稻穀,還要去插秧,我幾個兒子又出去打工了,這個伢子又小。”他指了指正給任新林端水的孫子說“就靠我一個人做事,這季節不能再等了,錯過了今年就不知道吃什麼了。”確實,莊稼可能是農村人唯一的收成和保障了,他雖然是村長,但有權無錢,一樣得跟普通人一起勞動。

“不要緊,我幫您按摩推拿一下,加上這個針灸,一定會很快好起來的。”任新林安慰道,幫他翻身臥倒,先在痛處按摩了一會,然後用針灸在阿是穴、膕窩、手三裏、環跳留針十分鍾,又在痛處推拿了幾十分鍾,最後用農村土方法拔了一下火罐,所謂的土方法,就是用火點燃一張紙,然後仍在一個玻璃瓶子裏,一般是吃罐頭的玻璃瓶子,趁火沒有熄滅之前,緊緊扣在痛處,過不了多久,痛處就會發紅發紫,有些嚴重的甚至會滲出血。

任新林在拔完火罐之後又按摩推拿了十幾分鍾然後關心的問道:“好點了嗎?”

“好多了,你這銀針可真神,一下子就不痛了,活動也輕鬆多了,”老村長下了長凳,走了幾圈,“真神、真神,多少錢呐!”

“不要錢,您老以前對我們家那麼好,幫您看一下也是應該的,再說,我還沒有開業,按理來說,不能收錢。”新林一想起自己開業的事情,難免有點沮喪。

“你的事我也聽大家說了一下,這年頭,大家都窮,收成又不好,幾十塊錢都難解,你開診所一定需要很多錢吧。”

任新林把開診所的事和自己的想法跟老村長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

“怎麼不去信用社借錢呢?”

“信用社擔心我們窮人還不起,說不借……”

“這樣啊,我幫你寫個說明,蓋個章簽個字,在幫你跟胡主任說一下,看能不能行。”

任新林看老村長如此熱心的幫忙,感動的眼淚都快流下來了,如果這樣成功的話,那離自己的診所就隻有一步之遙了。任新林連連道謝離開了老村長的家。

老村長的說明加上胡文華這個老同學的軟磨硬泡,胡主任終於答應給任新林貸款了。500塊對於從小生活貧困的任新林來說可是一筆巨款啊,他捧著500元就像捧著自己的未來!

診所終於開業了!任新林請來了胡文華、張逸騰、周文飛等老同學,又請了老村長幫自己剪彩。透過劈裏啪啦作響的鞭炮散發出的煙霧,任新林看著自己簡陋的診所,有了這個地方,村民看病就方便多了,自己的生活來源也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