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1 / 2)

從前易之不認為自己是個政治動物,然而現實是他越發開始牽涉這些他以為自己不會幹涉的部分。所以在又一次被宋謙士這位特務頭子找上門的時候,他甚至並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

“宋先生有事?”也不等宋謙士主動說話,易之就主動開口了。

宋謙士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好幾眼,方才不陰不陽地開口:“鄙人一向覺得,易先生不是個簡單的人。”

在易之所見的諸多情況來說,宋謙士說話,總是這個調調,所以他也沒有多少如其他人一樣的畏懼情緒,反問:“有嗎?我覺得自己倒是很普通。”

“至少,若是旁人,絕不會在方才主動問我有什麼事,反倒應該是避之不及。”宋謙士淡淡一句,“所以,才說易先生不是個簡單的人。”

易之抬了抬眉,他本來就不是個有什麼心眼的人。也沒有那個耐性和宋謙士等誰先開口說話,所以才會選擇先開口。不過,人總是喜歡用自己作為標準評判別的人,簡單的舉動在宋謙士看來反而不簡單,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是嗎?

緊接著,宋謙士提起了這場戰爭:“易先生想知道如今戰場上的態勢嗎?”

“您請說。”易之也不說自己想不想知道,反而把球拋給了宋謙士。

這比起以前他的舉動可是聰明了許多,宋謙士盯了他一眼,卻也不推辭,徑自回答說:“海戰,我大明尚未怕過人。自英宗至今,大明便知海權之重,從不懈怠。然而海洋之外,還有陸地。鮮卑利亞部分,出現了不太好的苗頭。”

英宗一朝……就是那位莫名出現,改變了曆史的親王所在的朝代。易之知道,這必然是那位對這個國家懷抱了感情並盡力做出努力的前輩帶來的。就像鮮卑利亞這個詞彙——彼世界偌大的西伯利亞,成為如今大明故土的鮮卑利亞,這其中前輩的手腕,對他而言也清晰可見。隻是對於如今大明的人來說,那或許隻是可以一筆帶過的事情罷了。因為他們未曾嚐試過失去,自然不會明白拿回需要付出多少。

“鮮卑利亞是我大明故土,數百年來,也是安定。然而從先帝時起,羅斯人就對鮮卑利亞多有窺探,乃至屢有犯邊。加之大明正與聯軍大戰,蛛絲馬跡告訴我,他們已經蠢蠢欲動了。”

海戰之外,陸地上的領土也被窺探?易之不覺有些緊張。他到底是知道這片土地最羸弱的時候是什麼樣子,所以即使看起來大明是強盛的,他還是有著濃重的憂慮深藏在他自己都或許沒有意識到的地方。

“那,我能做什麼?”易之問宋謙士,其實他覺得自己在這件事上麵並不能夠幹涉什麼,然而既然宋謙士來找他,就說明這件事他必然有可以插手的地方。

但是,電報機這種東西,情報機構可以自己生產,而在戰場上麵,他也隻能在後方用筆杆子搖旗呐喊,易之著實不知道自己還能怎麼樣。

“想必易先生也知道,如今大明國治下,雖有明智之人,卻也少不了那些總覺得鮮卑利亞不過一片苦寒之地,於其人毫無幹係的……蠢貨。”宋謙士冷笑,“現如今,總有一些蠻夷小國,以為我大明寬博容忍是軟弱可欺,難道大明還要忍讓?”

易之心下苦笑,現實生活永遠沒有小說那麼完美。屬於那位前輩的故事結束了,他為大明增加了未來必定會帶來巨大利益的鮮卑利亞,為大明準備了強大的海軍,為大明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然而那位前輩也無法改變人心。總會有人覺得那些好不容易成為大明實力一部分的東西都並沒有太大的用處,甚至將之丟棄。

“你的意思是說,有人主張綏靖?”曆史課本上采用綏靖政策的後果,易之一清二楚,不過是一步一步被人踩著底線掠奪。他當然不會讚同。何況鮮卑利亞的礦藏諸多,對於現在和將來的大明,都意義非凡。

“大明需要戰爭。”宋謙士斬釘截鐵地回答:“至少,大明需要表示,我們隨時都有戰爭的準備,而非所有人都覺得無所謂。”

“所以?”

“所以易先生,這個時候,就應該是你這樣的人出麵的時候了。”直勾勾地盯著易之,宋謙士根本就沒有想過易之會拒絕。倒不是想要逼迫,他很清楚易之這個吃軟不吃硬的性格。但是本來,易之的許多想法,就在宋謙士的掌握之中。

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報紙和其他渠道上煽動整個社會產生一種戰爭情緒,借此保全鮮卑利亞的利益嗎?

易之太清楚了,一旦他這麼做了,危險也就到了。不是他個人的危險,而是一個國家一旦進入了狂熱於戰爭的渠道之後,根本就難以停下來。而橫衝直撞的國家能夠掀起怎樣的浪潮,對於還沒有經曆過世界大戰的這個世界而言,甚至可以說是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