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就是當時董仲舒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讓漢武大帝遵從儒家思想!可惡啊!虧當時的家主還以為漢武大帝必是一個崇尚武力的大帝!”
“難道當時隻有董仲舒一個人就說服了漢武帝嗎?而且也隻是簡單地。。就是相信儒家學術嗎?”蕭樂不解地問道。
“當然不是!建元元年武帝繼位後,丞相衛綰奏言:“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得到武帝的同意。太尉竇嬰、丞相田蚡還薦舉儒生王臧為郎中令,趙綰為禦史大夫,褒揚儒術,貶斥道家,鼓動武帝實行政治改革,甚至建議不向竇太後奏事。竇太後對此不滿,於建元二年罷逐王臧、趙綰,太尉、丞相也因此被免職。建元六年,竇太後死,儒家勢力再度崛起。元光元年武帝召集各地賢良方正文學之士到長安,親自策問。董仲舒在對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現在師異道,人異論,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統治思想不一致,法製數變,百家無所適從。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董仲舒指出的適應政治上大一統的思想統治政策,很受武帝賞識。儒術完全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而道家等諸子學說則在政治上遭到貶黜!”
”曆代曆年來,除了儒家之外的百家處處受到打壓!更有甚者淹沒於曆史長河中!要是沒有千年的傳承,根本就是難以存活!而儒家,也是當仁不讓地成為國家一家!獨此一家!也理所當然地占據了五嶽之首的泰山!”兵家家主微微喘氣地說道。
“前輩,您似乎對儒家有點。。。意見?”蕭樂小心翼翼地問道。
“難道不是嗎?!上場殺敵,保家護國,這都是我們兵家用血和汗做到的!道家,墨家也都是心係百姓,憂愁天下!但我就不服儒家當百家之首!”
蕭樂看著有些出離憤怒的兵家家主,無奈地沉默下來。
一時之間,場麵有些冷清。
最後,還是兵家家主打破沉默。
“我還是覺得你爺爺肯定不會隻教給你這麼一些養生術。。要不然。。就是你爺爺教給你,你卻學不會?是嗎?”中年男子詭笑地看著蕭樂。
蕭樂有些尷尬地撓著腦袋。
“也罷!反正老子向來不鳥那些什麼所謂的門派死規矩!今天我一是看在你爺爺麵上,二是看你順眼!我把我兵家秘術,給你了!!”
“哈?”蕭樂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問題了。
“前輩,這不大好吧。。。前輩,前輩,前輩,不要啊!”
蕭樂在昏睡前最後的意識依稀記得是兵家家主一臉猥瑣的笑容打昏自己。。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
www.zhulang.com
閱讀最新內容。
當前用戶ID : ,
當前用戶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