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稱兄道弟,一路說笑,往那軒轅山仙劍門趕路。這日傍晚二人來到一處集鎮,名曰清河,前山後水,各有所依,因得了這上佳風水,清河鎮人丁興旺,熱鬧不凡,隻是細細看來,民眾眉宇之間皆帶愁容。
應方二人心中詫異,便尋了一處大戶人家求宿落腳,私下打聽。這家主人見二人俱是修仙之士,而且長得英姿不凡,頗有仙風道骨之相,著實招待殷勤,更是請了鎮長和其他幾位大戶前來,才把這原因透露給二人。
原來這山名曰清河山,自從十五年前來了一妖怪,占了此山修煉,更是興風作浪,欺上清河鎮,要求鎮上居民每月進貢豬牛羊等牲口,若是從了他,便是呼風喚雨,保清河鎮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否則便要殺人嗜血,毀了這集鎮,將這上上下下數千口人丁盡做了腹中之物。
鎮上居民開始驚慌之餘,自是請了些和尚道士前來降妖伏魔,不料這妖怪法力高深,反倒把和尚道士給一口吃了。鎮上居民無奈,隻好每月進貢,十五年來,倒也相安無事,而且保了風調雨順。
不料前幾日,這妖怪又欺上門來,聲稱從下月起,不要牲口,卻要每月一對童男童女,否則便要大開殺戒,屠盡居民。所以鎮上居民這才心中惶恐,愁容滿麵。
應方二人聽了義憤不已,不想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還有這妖怪害人之事,當下便安慰眾人,聲稱進貢之日,和那對孩童一起上山,除了這妖怪。
眾人當下大喜,更是招待殷勤。一時無話,三日過後,便是進貢童男童女之日,待到天色盡黑,眾人帶著那對童男童女往清河山上去了,應方二人也化作鎮民,一起上山。
子時過後,山腰突然一聲怪吼,本來尚是月明星朗,突然間就是陰風四起,飛砂走石,烏雲遮月,天地一片漆黑,鎮民一陣驚慌,頓時作鳥獸散,隻剩下那對孩童及其家人。
一道巨影掩下山來,嗷嗷咆哮,似要擇人而嗜。
黑夜之中突然一聲長嘯:“妖孽,朗朗乾坤,還想害人,受死!”正是應忘塵。
那黑影聞言大驚,知道中了埋伏,轉身便走,不想林間突然炸出兩團劍光,往他襲來,迅若閃電,勢若雷霆,正是方道明的靈犀雙飛劍。
方道明也不說話,出手便是二十一路斬鬼神,徑直往要害招呼。那黑影一聲巨吼,手中多出一把大刀,直接砍向雙劍。不想那兩團劍光滑溜異常,順勢一轉,便躲過刀砍,複又攻來。
那妖怪正要發飆,身後疾風勁起,卻是應忘塵攻到。但見他雙手一揮,林間頓時罡氣縱橫,化作一龍一虎,雲從龍,風從虎,風雲際回,龍虎雙行,正是應忘塵的獨門絕技,龍虎合擊大口法,吞天吐地,威猛異常。
這妖怪心中大驚,知道身後之人法力高強,尤超馭劍之人,絕非自己能敵,當下一聲大吼,揮刀猛攻前方。應忘塵一擊擊中其後背,被其仗著皮糙肉厚,身著護甲靈器,硬是勉強擋住。
方道明見其勢猛,驅劍躲閃,妖怪一刀劈空,正中大樹,可憐這參天古樹頓時化為濃血,腥臭無比。
應忘塵大驚,連忙喝道:“兄弟小心,這是化血魔刀。”當下不再藏私,手指一點,飛出一顆鵝卵大小的五色神石,赤、橙、黃、綠、紫,瑞氣霞光,氣勢盛極,正是他隨身攜帶的靈氣法寶五彩神石。這五彩神石乃是其師門所賜,攜帶在身,日夜祭煉,已是極品靈器所在,威力自是不凡。
半空一聲鶴鳴,應忘塵縱上鶴背,順手一點,那五色神石已擊中妖怪後背,任其護甲再堅,也被打得口吐鮮血。應忘塵張嘴大喝,一道本命元氣噴口而出,落在五色神石之上,頓時霞光更盛,浮於空中,越來越大,頃刻間便化作磨盤大小,劈頭蓋臉砸將下來。那妖怪一聲怪叫,雖是躲開,但化血魔刀卻被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