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高句麗出兵(2 / 2)

高虎乃是故國川王伊夷謨的親弟弟,自幼勇武好戰,在哥哥就任國王之後更是統領全國兵馬,號稱大將軍王。身為一國親王,高虎並不喜歡政治的相互傾軋,反而更喜歡戰場廝殺,是個狂熱的好戰分子,也正因如此才各位受到故國川王的信任。

聽了弟弟那一席話,伊夷謨不禁怦然心動。遼東和玄菟兩郡可不是樂浪那樣的窮鄉僻壤可比,不但土地肥沃而且人口眾多,想想那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就足以令如今尚顯弱小的高句麗垂涎三尺。

“王弟,要奪取遼東、玄菟兩郡可不是一間容易的事,那公孫氏在遼東四郡經營多年,實力不容小覷,吾弟可有把握?”伊夷謨雖然心中十分迫切,但還是不敢相信這一切能夠實現:“那公孫度這些年一直與我高句麗對峙,雖然未能從我們身上討得好處,卻也從未落於下風,想要趁機奪取他們的基業,隻怕還需好好籌謀一番。”

“大王請放心,此番攻打遼東烏桓,想必那公孫康心中比我們著急,畢竟他的父親還在那些烏桓人手中,這樣的奇恥大辱想必他難以忍受。”高句麗的大司馬晏留胸有成竹的說道:“正因如此,我們完全可以在保存自己實力的同時,盡可能的消耗烏桓和遼東的實力,等到他們兩敗俱傷之後,我們就完全有機會坐收漁人之利了。”

“此計甚妙!”伊夷謨兩眼放光,似乎已經十分動心,但還是十分謙虛的朝乙巴素問道:“莫離支以為如何?大司馬的計策盡善盡美,應該沒有任何可以錯處了吧。”

“能消耗遼東軍的實力自然是很好,但是這其中的把握還需十分小心,不如就請大將軍王親自掛帥,大司馬副之,兩人同心協力一起打好這一仗吧。”乙巴素既然找不到阻攔的借口,隻能盡量讓一向小心謹慎的晏留一同出征,希望他能夠查遺補漏,不至於造成太大的過錯。

“好。”伊夷謨終於大喜過望,立即高聲宣布道:“欽命大將軍王為帥,大司馬晏留為副,統兵十萬進軍遼東,為我高句麗開疆拓土。”

“大王萬歲!”滿朝文臣武將都齊齊拜伏道。

……

三天後,大將軍王高虎統兵十萬誓師出征,整個高句麗最精銳的部隊全部隨行,最驍勇善戰的武將也都跟隨左右聽命行事。而這個消息也很快傳回了遼東襄平,整個遼東頓時戰雲密布,大戰一觸即發。

荀彧雖然勸服了公孫度,但是冀州大軍一日未曾就位,他就不敢掉以輕心。畢竟公孫康此時也擁兵數萬,一旦他真的臨陣反戈,和高句麗人相勾結,那僅憑這五萬烏桓騎兵根本就不足以應付。

所以在接到高句麗人出兵的消息之後,他不但沒有任何興奮的表情,反而立即派人前去催促冀州援軍加快步伐,務必盡快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