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顧盼(1 / 3)

孔雅欣翌日清晨回家時,薛寧還在睡覺。她隻能對在廚房裏煎荷包蛋的薛書陽說:“你還真是自來熟,你們和好了就回自家睡覺去,賴在我這裏算什麼。”

薛書陽頭也不抬,“她不肯走,我能走麼。”

孔雅欣歎氣,順手扔了份報紙給他,還帶了份進臥室。

薛寧是孔雅欣用報紙拍醒的。

她邊抱怨邊揉著眼睛時孔雅欣又把報紙遞上來,有些調侃地說:“看看吧,你爸這通稿是找知音寫手寫的?要不是主角是你,我還真看不下去。”

薛寧呆呆地接過來,順口問道:“我哪個爸爸?”

孔雅欣賊笑著拖了把椅子過來,“你這是準備接受了?”

“誰知道呢。”薛寧聳聳肩,眯著睡眼開始閱讀報紙。

孔雅欣說得沒錯,這文風太知音了,好在剔除掉所有修飾,故事梗概和薛書陽昨晚講的相差無幾,還算真實。

顧星出身在貧困家庭,孟娟則是被親戚收養的孤兒,兩人高中同班時意氣相投開始戀愛,夢想是考上同一所大學。誰知熱戀中的少年擋不住青蘋果的誘惑,高考前孟娟不小心有了孩子,彼時他們都才十八九歲,自己還未成熟,哪有能力處理這樣的突發狀況?隻能向父母求助。

顧星的父母嚴厲且堅決地不要這孩子,顧星和孟娟卻堅持要留下她,放棄高考也在所不惜。因為年齡未到,他們不能立刻結婚,孟娟妊娠反應嚴重,輟學在家裏養胎,顧星如期參加高考且高中。

殘酷的現實卻是生活的變數,他們本來就不是富裕之家,因為堅持要生下孩子,和父母關係也很緊張,孟娟的肚子也一天一天大起來,急速成熟的顧星放棄了學業,在家鄉隨便找了個工作承擔起這個還沒有名分的家庭。

那年冬天,孟娟生下一名哭聲響亮的女嬰,孩子的眉眼九成像孟娟,尤其那雙眼睛,睜著的時間雖然短暫,但總喜歡定定地看著一個人或者地方出神,顧星便給她取名顧盼,除開顧盼生輝之意,還飽含著希望。

顧盼出生後,他們和家長的關係開始緩和,顧星的父母更是自告奮勇要照顧孫子,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你們還年輕,不應該被孩子綁住,為了孩子的將來考慮,也應該出去闖闖。”

幾次長談後,他們最終決定把孩子留在家裏,去沿海城市找工作。顧盼剛剛三個月的春天,他們帶著簡單的行囊離開了家鄉,顧星的父母抱著孩子送到車站,承諾一定會把孩子照看好。

最開始在大城市的生活是辛苦的,因為大學之夢還藏在心底,日常工作結束後兩人還會自學課程,爭取某一天重返校園。顧星的父母不識字,寫信回家不太明智,離家十分鍾路程的小商店有固定電話,他們的聯係方式便隻剩下每周一次的電話。

顧盼還不會說話,爺爺奶奶每次都說她很好,顧星孟娟雖然思念成災,也隻能選擇放心和相信。春節回家時,已經一歲的顧盼仍舊不會說話,甚至發不出簡單的單音,見到他們眼神也露怯,全然沒有剛出生時的光彩。當時他們隻當孩子沒和他們相處多久,這些反應都很正常,短短幾天假期,疲憊的他們也沒有多想。

可第二年仍是如此,他們就帶顧盼去看了醫生,醫生打包票說沒事,可能孩子發育比較晚。

此後的幾年,工作學習都異常忙碌的兩人除開頻率日漸減少的電話,幾乎沒和家裏有任何聯係。生活的曆練和壓力讓他們麻木了,盡管每次聽父母說孩子很好就是不太愛說話便沒帶她一起來聽電話,但有限的精力讓他們無暇抽出更多時間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