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顧盼(2 / 3)

他們就這樣抱著“明天會更好”的信念,在異鄉打拚,等到經濟稍有好轉,有一定積蓄且終於雙雙再次考入大學後才衣錦還鄉。回家的列車上,兩人還憧憬著三人小家庭的美好未來,誰知等待他們的卻是父母愧疚的道歉。

因為顧盼的自閉症和智力障礙,因為繁忙的他們日漸減少的關心,父母一廂情願地覺得這個孩子已經是他們家庭可有可無的一員,是他們前途的絆腳石,思來想去便瞞著他們把孩子丟在了陌生的城市。這半年的電話裏對顧盼的徹底缺席也一直找各種借口敷衍,現在瞞不住了才如實以報。

聽到這個消息,孟娟當場就暈了過去,顧星忙著請醫生還要應付老淚縱橫不停說對不起的父母,不知是該生氣還是傷心。當天顧星就和孟娟去了那個城市,在那遊樂場附近徘徊,看見街上乞討的小孩子就忍不住過去看,一圈下來孟娟早就紅腫了眼睛。

他們當然還去了派出所,但顧盼是冬天丟的,現在已經是夏天,因為他們是未婚生子,顧盼一直沒上戶口,被丟時身上除了出生年月沒有附上任何的身份證明,找起來相當麻煩。

工作人員還很直接地說:“你們也知道拐賣孩子的案件特別多,半年前丟的怎麼現在才來找?希望你們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

孟娟無疑是打擊最大的一個,自責的同時不能原諒顧星的父母,再也不願意回他家。顧星雖也氣父母的自作主張,可他們畢竟是父母,年老且病弱不能丟下不管,隻是把他們送到敬老院後也鮮少去看望,一則是因為他在別處上大學,二來一見他們就會想起顧盼。

失去女兒的痛楚讓孟娟患上了神經衰弱症,噩夢連連,大學幾年幾乎是熬著過來的,畢業後也沒有出去工作,每天待在屋裏握著畫筆胡亂塗抹。她的畫的主題單一,永遠是各式各樣的女子畫像。顧星知道她的每一張畫都是她關於女兒的幻想,什麼樣的五官,什麼樣的氣質,短發還是長發,高挑還是嬌小,快樂還是悲傷……而每一次的想象對於孟娟來說,都是淩遲,身體日漸虛弱。

顧星轉行開畫廊,多多少少也有孟娟的原因。他也時常想起顧盼,但他是理性的,懂得經營好自己的生活、保重自己才能期盼奇跡。

這麼多年,他們也從來沒放棄過尋找顧盼,被人收養和被拐賣是尋找的兩個基本方向,他利用一切關係和人脈東撲西碰,所獲甚微,一年前一個新的創業機會擺在眼前,他看到這個城市離顧盼走失的城市很近,便來了。

幸好他來了。

這偶然的靈光一閃,拯救了他們未來的人生。

“世界很大,也可以很小,他們就在該重逢的時候相遇了,也算是奇跡的一種。”

這煽情的語言讓薛寧牙酸。

如果用這篇文章做語文閱讀理解考題,她能完美地總結出中心思想。無外乎是顧星孟娟當年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拋棄了她,這麼多年他們也備受折磨並一直努力在尋找她,感情上更是簡單易懂,對以前忽視她的抱歉和懊悔,持續了多年的空虛,對薛家的感謝以及重逢的驚喜。

再一次以文字的形式讀完這大半版的狗血家庭劇,薛寧覺得頭痛,扔開報紙又躺倒。孔雅欣靠前抓著她的手笑道:“寧寧,顧盼這名字挺好聽的,還很省事,以後你孩子就叫薛輝了。”

薛寧被她故意的無厘頭逗笑,用手蓋著眼睛說:“聽著像學會,難聽。要是我生了個女兒,她會因為這名字恨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