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接力生子 第三節 求子(1 / 2)

第三節求子

為了求子,羅海英拜觀音,拜土地公公,土地娘娘,還拜了月亮菩薩。一九四五年的元宵節,她特地起了個大早,搶先到村東的三陽廟前的大白果樹下敬了頭香,拜“神樹”求子。相傳這白果樹是一株近七百年樹齡的大銀杏。生長千年以上的大銀杏樹在稱為“銀杏之鄉”的延令境內共有十七株,五百年以上的有百餘株,唯這株是當年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親手所栽。它巍峨雍容,枝丫如佛指,樹冠似祥雲,蔚為壯觀,曆經數百年風雨,閱盡世事滄桑,自受尊而成“神樹”後,香火日盛,更顯古蒼聖慈,遒勁威儀。羅海英這次拜祭了銀杏樹神,又到廟裏敬了菩薩,似乎有點如釋負重。因為她敬的是頭香,據說敬頭香,菩薩記得住,神明靈驗,所以羅海英滿懷希望,輕鬆而歸,並非常坦然,非常樂意地再次接受了那不知何時傳承下來的鄉俗——正月十五打婦求子,讓早晨趕來的那些半大孩子拿著棒槌,在她自家的銀杏樹下追繞著打她的屁股。雖然生疼,但她更增添了甚至似乎看到了那幸福的希望。

也許是羅海英的善良、虔誠讓神木、菩薩受了感動;也許是幾年來李成儒打鬼子、懲惡霸有功,蒼天有眼;羅海英居然真的在這一年,在日本鬼子投降,抗戰勝利的時候懷孕了!

海英的懷孕,對李家而言真是幸運萬分,喜從天降。李向士尤為高興,他感到國幸帶來了家幸,生活有了奔頭;同時他更為自己當初送兒子參加警衛團也就是此時的獨立團這一選擇的正確而慶幸。為國為家,他李向士可以說都做到了,而他的家運似乎也和國運緊緊連在了一起。

第二年五月十八日,羅海英生了,生了一個男伢兒。李家香火終於有繼了!海英認為這是銀杏樹神的保佑,不能忘了“神樹”,要年年祭拜。成儒和父親也認為這樹是當年的劉伯溫所栽,壽德無限,應該祭拜,遂一致決定為孩子取名叫杏佑。

誰知風雲變幻,人生難測。就在孩子滿月不久的時候,李向士突患急病,得了絞腸痧不幸去世。這時,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內戰在蘇中地區也已打響。李成儒匆匆埋葬了父親,就告別妻兒參加了保衛抗戰勝利果實的戰鬥。

一九四七年三月,國民黨軍102旅一部和地方保安隊等反動武裝,對延令縣發起瘋狂的“清剿”。敵人以五倍於我的兵力,包圍了李成儒所屬的縣團宿營地姚家莊。在混戰中,縣委書記兼團政委金耿不幸中彈陣亡;突圍時,團長張芃亦不幸落入敵手,後被敵人殺害。敵人的這次清剿,縣團損失慘重,隊伍全被打散了。李成儒當時已做了地方的鄉長,召回縣團時臨時兼了連長。他突圍出來時,已到了元坔村後的溝坎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家了。但他腿部受了輕傷,不太好走,他準備等天完全黑下來後爬回家去。恰在這時同樣有幸突圍出來的女區長張翠蓮和通訊員兼衛生員小王也來到了這裏。他們都很熟悉。三人相見,抱頭痛哭,為這次遭敵突襲的失利,更為死去的那麼多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