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驚魂
三日說過去就過去了,成儒家則很低調地迎來了小杏雨的第一個生日。不像生杏雨那會兒,這次留意杏雨周歲生日的鄉鄰倒真沒有多少,隻有三奶奶、大俺媽是有心人,這天的卯時剛過,海英剛從莊東敬廟神和樹神回來,三奶奶、大俺媽也就不請自到了。
不一會,巧耕夫婦也來了,照例帶上了小蘭娣。這時明仁已去上學,杏雲一見小蘭娣,忙過來拉著她到一邊玩去了。大俺媽是媒人,剛傳了‘口諭’(寫了生辰八字的婚約)給成儒,見他們來,便說起了笑話。家中的氣氛也隨著他們的到來漸漸熱鬧起來。
成儒向巧耕談了自己的想法。他畢竟是共產黨的幹部,又是個典型的農民出身,所以他對巧耕講,說海英和江英都比較信佛,但他認為要信還得信共產黨,信毛主席,要敬拜呢就敬拜自家的祖宗。他的理由是,他不是沒有生過兒子,但那兒子生不逢時,是生在舊社會,沒有病煞,卻被反動派害煞了,取名杏佑,結果白果樹神也沒能保住他;現在,是共產黨毛主席為他創造了生兒育女的條件,共產黨能打天下,就能坐天下,不會再有人敢害他的孩子了,所以要感謝共產黨,感謝毛主席;另外,人都是父母養的,為國要盡忠,為子要盡孝,這是老古話,敬拜祖宗,一是表表自己的孝念,二是教育後代人不要忘了上輩的養育之恩,所以敬祖他不但不反對,而且是很支持的。
巧耕很佩服成儒,甚至在他心目中,成儒不亞於是個英雄。他想,自己雖有點文化,但總比不上成儒站得高,看得遠,更沒有他的能力和口才,說的做的叫人心悅誠服。所以,他在心裏說道,與成儒結兒女親家,是他巧耕修的福啊!
這時,巧耕聽了成儒的話,正想說點什麼,忽然門外“劈裏啪啦”響起了鞭炮聲,原來江英和海英的娘家人竟不約而同地都到了。巧耕一見忙拿了幾個炮仗出去放迎,然後一一接過兩家的禮擔,把兩家的禮品放上八仙桌準備先拜祭祖宗。
不管怎麼說,杏雨這個慣寶兒的‘年紀’,兩個婆奶奶家(外婆家)還是挺看重的,兩家都辦了“糕粽杉元”這樣的禮擔就足見得的了。
所謂“糕粽杉元”之禮,就是點紅的年糕十八駝,米棗粽子六十個,杉柏枝條三根,糯米元子六十個,外加長壽麵,萬年青及有關衣物食品和各種玩具。婆奶奶家以此來賀外孫周歲生日,就是期望外孫未來能高中狀元或會元、解元這“三元”,能長命百歲,光宗耀祖。
香燭點好後,成儒便和江英母子及海英分別在家祖的牌位下,在八仙桌前向祖宗作揖跪拜,以告慰祖宗並祈請護佑。
祭拜好祖宗,便是“年紀”的重頭戲“抓周”了。此時此刻,桌上又置了一隻大盤,盤中放有文房四寶、秤尺刀剪,升鬥算盤、書本經卷、錢幣銀元、父祖誥敕、糖果食品及小兒戲物等,江英抱著孩子正待上前,汪霞忙過來接過孩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