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都快坐下吃吧。我幾天不來了,很不放心,這是蘭娣姑姑從江南回來帶的點餅幹,兩家分分,湊合著給孩子吃,別餓了他叫!”巧耕說著就從提在手上的拎包裏取出兩盒餅幹交於江英。
海英一見,忙說:
“親家,人總說‘千裏送鵝毛——禮輕情義重’,你今天可是雪中送炭啊!不瞞你說,江英正準備去縣城找成儒呢!”
“上縣城,找成儒?”巧耕有點驚訝。
江英見狀,就把自己的想法幹脆跟巧耕說了。
巧耕沉默良久,搖了搖頭。他對江英說:
“你就別去了,還是我去吧。一來你幾乎沒上過街,到了縣城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地方,更難找到人;就是找到了,還有一大攤事要辦,沒騾子沒馬的,你又不會騎個車,多不方便啊!再說,你摸黑回來,一個婦道家,也不安全。你要辦的事,我都可以代辦,還不相信我?二來現在的這種狀況上麵已有人開始調查了,估計沒多久成儒就會回來的。我叫生產隊的群眾已把原來有貪汙嫌疑的會計擼掉了,大家都推舉我。為了公平、節約和能改善點夥食,我準備用飯票讓大家按計劃打領;各家重新置鍋壘灶,食堂打的不夠吃,可以回去自己煮點瓜菜、山芋等再填補填補。因這事兒來的急,所以我也正想盡快去縣城跟成儒合計一下。這不是兩便嗎?”
“好啊!你巧耕為大夥想得周到,怪不得大家要推舉你咧!”海英顯然受了鼓舞,一麵讚同著巧耕的想法,一麵朝江英說道,“你就別去,讓親家公去咋樣?”
江英低著頭,沒有言語,眼圈又紅了起來。海英知道,她這是在想成儒,她太想見成儒了。
好半天,江英才抬起頭對巧耕說:
“親家,那就拜托你了。”
江英邊說邊回房拿錢和包裹遞於巧耕。
這當兒,門外又走進一個人來。來者不是別人,他是杏雨的西江小舅蔡寶祥。
寶祥進門就說:
“姐姐,我給你們送米來了。”
“哎呀,是伢兒小舅舅呀!”江英見弟弟來了,忙接過米袋招呼道,“天下雪呢,快到後麵取個暖吧!怎麼還有米帶來的啥?你可救了急了。”
“是婆奶奶早先藏著的。你叫東鄉本來就沒米,總是弄粟穀到我叫那裏換。婆奶奶怕伢兒吃食堂吃不飽,沒營養;就讓我趁今朝下雪天,起個早給背來了。”寶祥說。
“那太好了,就是沒個鍋子煮,咋樣好。”江英似乎又有點無奈起來。
“活人還能讓尿給憋死啊?辦法有的是,找幾塊磚一支,再找個瓷碗呀罐什麼的往上一放,在下麵生個火不就行了?”巧耕笑著獻了一“計”。
大家都笑了起來。
難得的一笑,因為最愁的問題眼下至少得到了暫時的解決。小杏雨可以有點營養補充了,一家人的肚子也多少有點填補填補了。
“我走了,到縣城見了成儒,我們就更有底,更不用擔心了。”巧耕提起包裹,向“二英”告辭,又轉身向寶祥打招呼道,“小舅舅,你在這兒住兩天吧,我就不陪你了。”
“我媽媽不放心,馬上我就回去了。等我姐夫回來,同到我家去坐坐,沒好的吃,我買口鍋冷水燒熱水總可以啊!辛苦你跑腿子了,謝謝啦!”寶祥趕忙回應。
巧耕搖著手出了大門,大家目送著巧耕在風雪中漸漸遠去。不一會,寶祥也在風雪中踏上了歸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