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身下的肉身,張誠平靜的收回目光,轉頭看向天空中的明月:“出竅已經掌握,下麵該怎麼掌握‘飲光術’呢?”想到這裏,見他走出陽台,漂浮在高樓大廈之間。
當然,依照出租屋的‘法則’,張誠還是無法離開‘一米’這個範圍。就好像從他跳出來的那一刻起,腿上就鎖上了腳鐐。超出陽台一米後,就會被房中的太陰地氣扯回來。
如此一來,這個房屋就成了他的靈魂監獄。與‘陰陽道’的立道者一樣,他們跳不出地球,張誠則跳不出房間。
“這樣也好。起碼不會像書裏的修緣真人那樣,出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也許我能這麼容易的‘走出來’,正是因為這股力量吧。”
其實張誠猜測的不錯。他能用山寨的引魂法出竅,不是因為他山寨的好,而是太陰地氣的功勞!
前文我們已經知道。他的純陽之命已經被老爺子‘改’成了純陰,再結合著本來的太陰之體和現在的太陰地氣,巧妙的形成了一個‘三三太陰陣’。
這裏的‘三三’指的是:“三陰與三才。”
三陰即:‘精、氣、神’。就是肉身、地氣、神魂的意思。而三才即:‘天、地、人’。對應著天命、地勢、人性。
‘三三’結合之後,即是九九歸陰之時。就算張誠不使用任何手段,他的神魂也會被這個奇妙的法陣逼出來。至於以後會怎麼樣,那就無從得知了。
……
望著空中皓月,張誠不再去管那股無形的力量,而是張開雙臂念想著吸收月光。可是叫他不如意的是,月光好似一把無形的劍,直接穿透了他的神魂,沒有一絲流入他的體內。
“看來我想的太簡單了。”
半個小時候,張誠收回了動作,在房間遊走起來:“光照其身,聚而不散……怎麼才能聚而不散呢……”
“要說光線不過是一種電磁波,想捕獲它,隻能用太陽能麵板了吧。難道要把神魂變成太陽能?這也太不現實……”
“算了,以我現在這種情況,還有什麼現實不現實的。”
……
兩個小時候後,張誠從古至今的想了許久,始終都沒想出什麼方法,可以做到想書上那樣的。
“看來隻能這樣了……咦,從鏡子裏居然可以看到我?”衛生間裏,張誠驚奇的停住腳步。
隻見鏡中的他若隱若現,如同一張透明的塑料紙,但五官四肢都可以清楚的看出來。
“這……難道曬曬月光真的有用?”
張誠驚喜的跑到陽台,按照剛才的放下又吸收了一會。結果回來的時候一照,不增不減,還是老樣子:“這就奇怪了……”
呆立了一會後,見他神魂一閃,又來到了陽台。
這次他出來,不是為了驗證月光對自己的影響,而是他想出了‘飲光’的方法!
“夜光粉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它的特殊晶體構造。鑽石之所以閃耀,也是因為他的構造!而這種構造的共同點,就是通過反射折射,讓光線進入以後,能在晶體中無限的循環!”
想到這兒,張誠興奮的握緊拳頭:“也就是說,隻要我能改變神魂的狀態,就能把月光留在神魂中!”
“那麼,所謂的‘心如明鏡’,就是此道法門吧!”
他口中的‘心如明鏡’,出自《太陰要道》中‘蒼鬆子傳道’那段。
在原文中,王道三苦修十幾年的練氣門法後,終於得到了師父蒼鬆子的真傳。開始習練‘日月飲光術’,準備‘築基入法’。
幾日後,王真人雖然得到了秘法,但還是無法看到自己的神魂,於是他就去問師父。
哪知蒼鬆子以‘衣冠不整’為由,將他趕了出去。
回到房中後,真人觀鏡自省。良久之後,才恍然大笑道:“心如明鏡。”
通過這段故事不難看出,蒼鬆子叫王道三觀鏡自省,其實就是在告訴他:‘你把心當做一麵鏡子,自然就能照見自己的神魂。’
看到這裏,興許有人就會問:“心如明鏡不過是觀想神魂的法門,這跟飲光術有什麼關係?”
各位看官不要忘了,王真人當時正在修煉‘日月飲光術’。也就是說,‘心如明鏡’是習練此法的竅門,是秘法!
心是什麼?心是念!念想著即是‘觀想’。
鏡子有什麼特性?反射!
如果把念頭觀想成明鏡,然後再組成一個特殊的結構,這樣一來,不就可以將月光儲存在神魂之中?就想夜光粉那樣!
不過這隻是張誠的猜測,成不成還要看實踐。
……
“心如明鏡……心如明鏡……”
陽台外,張誠立身於虛空之中,不斷念想著明鏡,然後組成無數條麵的晶體,再由晶體組成現在的樣子。
就在反複的念想中,張誠居然進入了一種,近乎於無法無念的空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