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明星帶貨總虧損?到底誰占便宜?誠信經營那麼難嗎?(2 / 2)

好像花了明星塊八毛錢一樣,賣給了我們東西,我們賺大發了,還要對明星感恩戴德。

但都有一句話,叫“買的不如賣的精”,難道明星們傻,廠商也傻嗎?

廠商是做慈善的嗎?

好像不是吧。

廠商雇傭了個明星那麼笨的售貨員,把貨給賣錯了,導致廠商“賠錢了”,“賠本”做慈善?

售貨員自己又有號召力,又有償還能力,難道廠商真的就打掉牙往肚子裏吞,自己認栽?

為什麼不拒絕發貨呢?

為什麼不向明星或藝人索賠呢?

就算這些都嫌麻煩,為什麼不從明星或藝人應得的分成或代言費裏扣除呢?

這一幕幕,多麼令人眼熟啊。

某個旅遊團,被心懷叵測的導遊帶到一個小店,一個自稱是店內老板的西裝革履男子,跑出來口若懸河的演講。

“今天是建店多少多少周年”,或者“今天是我母親八十大壽”....

總之,今天是個好日子。

老板心中大喜,普天同慶,免費贈送今日進店顧客一枚小飾品,所有今日采購者打對折。

又或者,路邊破破爛爛小店,路邊攤上,淩亂擺放物品,大喇叭不間歇播放:

“清倉大甩賣,最後幾天,血虧甩賣”等噱頭。

但清倉了半年,甚至一年,都還在清倉。

更有甚者,您永遠看不到這家店關門。

如果在網絡上搜索:“虛高標價”“價格欺詐”等關鍵詞的話,可能會有這樣的解釋。

虛高標價行為有一些表象,如:虛構原價再打折,表現為:商家標示一個虛高的價格為原價,再大幅度打折,實際上這個原價從未成交過。

再如:使用誤導性語言,表現為:商家采用令人誤解的語言文字,或是圖片標價,甚至直接使用欺騙性語言、文字、圖片誘騙消費者與之交易。

小民們沒有手段去核實:那些笨蛋明星們,最終是否真的掏了腰包,賠償了廠商那些虧損的金額。

但總有一個疑問,他們動輒虧損幾千萬、一個一億,他們怎麼有那麼多錢去賠呢?

人都說,吃一塹長一智,既然明星已經賠了一次,怎麼下次還會犯錯呢?

真的這麼不長記性嗎?

真的這麼笨嘛?

真的智商這麼低嗎?

“某某直播三小時賣1.28億元!被曝為數據虧本帶貨,曾花17億.....”

帶貨直播是一種新興行業,明星也好、素人也好,隻要憑借自己的勞動賺錢,沒什麼不可以的。

但是,明星賺錢的姿態能不能有品一點?

吃相能不能好看一點?

廠商經營的重點能不能放在商品的質量上?

有良心一點。

百年老店都知道,客戶的口碑才是最重要的,商品的質量才是最重要的。

誠信經營,童叟無欺,一個品牌,一種經營模式才能走的更長、更遠。

而對於一種新興行業,也應該有人來製定從業規範,進行嚴格的監管,不能任由哪個屏幕前的推銷員,以誇張的表情,說虧了就虧了。

更有甚者,扇著自己的耳光,流著眼淚,裝瘋賣傻的,說賣慘就賣慘。

下播後,卻笑著數錢,還要嘲笑上當的買家是個傻子。

風清氣正,要靠全社會共同的努力。

我等小民,除了叨叨兩句,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隻能擦亮眼睛。

像黑貓警長一樣,耳朵豎起像天線,雙眼瞪得像銅鈴.....

在茫茫迷霧中,我們努力分辨那些神神鬼鬼,分辨那些妖妖魔魔。

《四世同堂》裏祁老太爺說過,“兜裏的錢就像栓在樹上的狗”。

所以,隻要咱自己不把錢掏出來,管他小醜們怎麼跳,他也掏不著咱們的錢。

就算你是某某明星,某某明星老婆,某某明星老公....

哪怕你吹出大天來,你也吃不著咱們的肉,罵不著咱們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