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島上當局製定“海嘯一號”計劃,準備派遣海軍艦艇運送特戰情報人員到向山島周邊進行偵察和襲擾活動。

至於具體情況,什麼時候派出軍艦,均是未知數。

乘著火車,韓晏傑一行人南下,這個時候全國的列車還是慢速,從首都到金陵,要花個四五天時間,出公差,自然不可能坐專列,再說鐵路運行,不能影響國民經濟運行。

綠皮車上真是五味雜陳,煙味、腳臭味、汗味交織在一起,那味道,別提多“酸爽”了。

好在火車一路上走走停停,總算到了金陵六合車站,金陵軍區的幹部派了專車,來接送首都的同誌們。

“各位首長,我是金陵軍區辦公廳的馬新林,這次主要負責各位首長的生活起居,請首長們同我一起出發。”

他介紹道。

“海軍那邊,傳來什麼消息沒有?”韓晏傑問道。

“暫時沒有情況,但據漁民同誌講,出向山島打魚,總會有敵特分子的小型快艇襲擾,搞得他們不敢再出稍遠些的地方。”馬新林回道。

看起來,情況是比較嚴峻的,漁民一旦不能出海,對生產生活航運都是重大的損失。

車一路顛簸,開進了軍區大院,由於海上前線的形勢還不太明確,因此軍區司令部讓國防科委的來支援的幹部們先暫時住下,等待軍委的後續命令。在軍區大院內,韓晏傑等人受到了熱情款待。他們被安排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宿舍,房間內設施齊全,讓人感到舒適愜意。

然而,韓晏傑的心中始終牽掛著海上的局勢。他知道時間緊迫,必須盡快了解情況並采取行動。

於是,他主動找到了馬新林,詢問關於海上敵情的最新消息。馬新林告訴他,目前海軍正在加緊訓練和部署,同時也在積極收集情報,但具體的作戰計劃還需要等待上級指示。

韓晏傑決定利用這段等待的時間,深入研究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和戰術策略。他召集了同來的科工委成員,共同分析當前的形勢,並探討應對之策。

第二天一早,眾人啟程去周山軍港,那裏有部隊,也有不少在遠洋打魚的船隊。

一見到漁民,韓晏傑便迫不及待的問到敵特分子武裝快艇的情況,了解他們遭遇敵特分子襲擾的具體細節。通過與漁民的溝通,他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敵情的嚴重性,也堅定了保衛祖國海疆的決心。

隨著相關敵情的收集,軍區司令部綜合判斷,敵人可能是派遣中大型軍艦直接襲擾海域。麵對此等情況,司令員同誌不敢怠慢,立即上報了軍委。

7月17日,軍委回電:

一切以殲敵為要,從寬料敵,動用現有軍艦武備打擊敵人,如有需要可隨時電報。

局勢不知哪天會驟然變化,因此,韓晏傑在軍區回複電上強調,請派遣“浦江”269艦火速來浙,一則檢驗裝備實戰,二則可規訓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