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電報,軍委也未怠慢,回電如下:
調撥實驗艦艇,原則上同意,請軍區協同東海艦隊組成前敵指揮部,指揮海上交戰事項,密切嚴格注意海上作戰安全。
有了這封回電,韓晏傑放心了。
1965年7月19日,滬都求新港,滬北水警區,艦名“浦江”的038型護衛艦正在裝載400毫米魚雷,85毫米炮彈,37毫米炮彈,同時攜帶了15天的淡水、燃油、食物等給養,準備深夜出發,前往周山港集結待命。
7月18日,接到命令的當日,滬北水警區司令於肱很是不舍,這是自己護衛艇“小鳥”集群裏的“大鳥”,要按正常說,這艘護衛艦是水警區的旗艦,目前隻有一艘的獨苗,目前還有很多海上試驗沒做完!可惡的反對派,不給新生的人民政權片刻喘息的機會。但自己也是一名軍人,再怎麼不舍也要服從命令聽指揮,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便無事不能成,無事不可辦。
19日下午,完成全部武備裝載,滿油滿彈的“浦江”,從滬北水警區的母港啟航,以16節航速,前往了周山港,東海艦隊的海上集群母港所在地。
22日夜,“浦江”艦抵達了周山,眾人從指揮部開車到了軍港。
這是韓晏傑從完成建造到回京述職之後,第一次見到了自己一手促成的“孩子”:
韓晏傑帶著激動的心情,走上舷梯,來到甲板上。他注視著\"浦江\"艦,雖然導彈還是欠缺狀態,但這艘軍艦,已經能很好的完成近海反潛護航任務,麵對向山島的局勢,從來沒看到過這樣一艘軍艦,護衛艇集群跟魚雷艇集群的戰士們,眼中閃爍著好奇、驕傲和期待。
“浦江”艦的艦長劉三民向眾人敬禮並報告:“報告首長,一切準備就緒,等待您的指示!”
周山警備區司令員點點頭,下達命令:“請浦江艦的同誌們做好充分準備,吃好睡好,好好休息,保持技術裝備正常等待前敵指揮部命令。”
“是!”劉三民敬禮道。
回到指揮部,參謀長介紹了敵我情況對比,我軍參戰艦艇主要是魚雷艇和護衛艇。魚雷艇的優點是體積小、航速高、火力猛,機動靈活,具有隱蔽性,然而自身防護力不強。護衛艇可進行反潛、掃雷以及對海攻擊等使命。隨著“浦江”艦的到來,海上指揮部可以設置在護衛艦上,此前開了個短會,海上指揮:由周山水警區副司令員孔品念和參謀長龍平擔任海上作戰指揮員。
護衛艇和魚雷艇協同作戰,對於我軍來說還是第一次,在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戰術戰法的運用十分關鍵。
孔品念司令員是個喜歡琢磨戰法的人,根據我方艦艇兩“快”(航速快、射速快)的特點,孔品念提出作戰方針:打夜戰,打近戰。
“我有幾點意見要補充。”韓晏傑舉手說道。
“好,請國防科委的韓主任講講!”孔品念示意道。
“一、是立足集群近戰,但要有效配合雷達監視,護衛艦上裝備了對海搜索雷達,可以檢驗成果。
二、海上空情會有不明情況,我的意見是,請海航11師(駐地周山平川機場)來協同作戰,殲6飛機帶上副油箱巡航。”
孔品念想了一會兒,說道:“這樣,時間上可能來不及,再者,萬一發生誤擊傷了友軍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