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姐(2 / 2)

康鏢頭聽出這個少年急迫語氣裏,對吐蕃小皇女的擔心。雖有些奇怪,還是告訴他實情,說道:“俺也隻是聽人說起,並未親見。”多瑪聽了這話,眼神迅速黯淡下去,腳步有些踉蹌走開。蔡婆子忙去扶他,也被他揮手甩開。

康百川瞧著眉頭一皺,秦三山小聲對康鏢頭說了多瑪的身份。康百川麵色一變,起身叫住多瑪,抱拳躬身道:“殿下,俺家世代行走西域。吐蕃百姓一向對俺康家友善,請聽俺一言。那個消息的完整說法是,紮西達瓦皇女和絡絨登巴將軍,在吐蕃境內被人暗算……將軍為了救皇女身亡,但小皇女萬幸被雁門附近的馬匪所救。馬匪的大當家是個好女子,她的夫郎孩兒在晉陽一役中盡被遼兵屠戮。小皇女的年歲和她家死去的娃娃差不多,所以一見到紮西達瓦皇女,她便喜歡上了這孩子。認做了義女,還答應幫助她奪得讚普之位。”

多瑪堅持著聽完康百川的話,聽到紮西達瓦尚存人間,一時無恙。便身子鬆懈,軟軟倒了下去。蔡婆子忙把人扶住,大夥七手八腳把人送回蔡府。蔡婆子把事情詳情,稟明蔡府老爺。姬盂看著昏迷中多瑪,眼中有些模糊起來,今年的冬天可真冷。聽人說冬季裏鬼門關大開收人,許多老弱病患隻要挺過冬日這關,便可以延壽一年。姬盂心中默默禱告,希望今上能堅持到開春,希望多瑪的妹子不要那麼多災多難,希望海上的小蔡大人平平安安,早日歸來。

源氏利用眠柳把三皇女拖入泥沼,當然不是為了讓她死。而是想逼得姬圭在大順再無活路,要麼和太女抗爭奪取帝位,要麼跟她們離開去往東瀛。如果姬圭選擇前一條,大順勢必大亂,以源氏為代表的東瀛人便可以火中取栗,給自家弄些好處。如果姬圭選擇後一條,那麼也沒差多少。反正不管哪一種結果,源氏都是穩賺不賠。

姬圭好武人卻不魯莽,心思剔透更是不輸於蔡玉琦。太女和她攤牌的那一刻,她便想到了這一層。但作為大順的皇女,母皇的女兒,為了大順的安定繁榮。說什麼姬圭都是不會走第一條路,所以她安安靜靜地跟著太女走了。自己不反抗,同時也命令家人不可以救她,不可以和太女動武,不可以做任何對抗朝廷的事。反正姬圭算準了東瀛人必定還會有其他動作,她隻管在天牢裏安心等著就是。

沒想到幾天後,姬璜也做了她的鄰居。她們姐妹倆誌趣不同,向來話不投機。仔細算來,似乎從懂事起就沒這麼親近的在一處呆過。

五皇女剛被關進來時,很是忿忿不平,指天罵地。一會說姬圭的不是,一會說太女的不好。一會擔心母皇病體,一會又憂心太女要對崔後下手。和情緒激動的五皇女相比,先進來的三皇女顯得安靜許多。姬圭麵對牆壁,躺在一堆幹草上閉目養神。姬璜對姬圭的無動於衷怒不可遏,大罵姬圭不仁不義不忠不孝,冷血無情、狼心狗肺。姬圭等她說到沒力氣,才揉揉耳朵道:“吵死了。”

這下更加激怒了姬璜,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書生,居然從柵欄探過手腳去踢打姬圭。她二人都是皇親貴胄,雖入天牢也沒人敢鎖她倆。隻是分開關在相鄰的兩個單人囚室裏,中間有手臂粗的柵欄相隔。姬圭躺著也不動彈,任憑姬璜踢打。打了沒一會姬璜自己就累地不行,姬圭依舊不轉身,問道:“怎不打了,這就完了。”姬璜氣到不行,可是罵也罵過,打也打過。她再想不出還有什麼辦法,懲治姬圭。

姬璜覺得自己無端被投進大牢挺委屈,又對如今的處境有些害怕,便小聲啜泣起來。哭了不知多久,突然覺得有隻溫暖的手在自己頭頂摩挲。轉過頭一看,果然是姬圭。姬璜想起小時候自己哭鬧,姬圭也是這樣安撫她。心中一暖,便往姬圭那邊坐了坐,小聲道:“皇姐,外間傳聞你做了叛國的事,是真的嗎。”姬圭瞧著姬璜臉上慘兮兮的模樣,勾了勾嘴角,嗤笑道:“我若說沒有,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