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當家歎了口氣,把東西遞給達瓦,又順手在這孩子頭上胡亂揉了兩把。看著達瓦喝藥吃粥,一大一小就這樣相對無言麵對麵坐了良久。後來便是大當家提出可以幫助紮西達瓦奪取皇位,條件是認她做幹娘。達瓦現下為了複仇什麼都願意,何況隻是做這不痛不癢的事。當下雙方一拍即合。達瓦逃命時受了重傷,大當家就叫她安心養著,自己散盡家財招兵買馬。馬匪們猜不透大當家的心思,隻曉得要做場大買賣需要籌集糧餉和人馬,便按慣例各自行事。
這日,多瑪找上門來。大當家初一聽說有個美貌夫郎來找達瓦,便來查看。她最近的日子過得空曠,見了多瑪這樣初為人父的美人兒,一時不免色心萌動。待到得知其人是義女達瓦的同胞哥哥,千裏迢迢從大順京城趕來聲援妹子,立時放棄了對多瑪的不良想法。又聽說這位皇子是蔡府的夫郎,出於對小蔡大人的敬意,大當家也不能對這個少年男子出手。為了多瑪的安全,還特地派了心腹保護這位冒失行事的皇子。
其實哪裏用得著她另行派人,有熊鳴等人便足矣。
熊鳴和王夏氏是在半路上追上的多瑪,皇子在蔡府上見過熊鳴,曉得她是蔡玉琦的師傅兼扈從。聽熊鳴說是前來尋他和小姐的,便道人跟著可以,卻不能阻他前行。熊鳴不好出言勉強,答應下來後就和多瑪同行到了秦鳳路。因為康鏢頭人脈廣泛,很順利找到馬賊的新窩點。兩下裏見到人,達瓦躺在床上還不能起身。聽人稟報說她的皇兄多吉本瑪來看她,還不大相信。等看到真人,又見到小外甥女。達瓦一直繃著的小臉終於起了變化,像個真正的小孩那樣,抱著多瑪哭了。
大當家雖是鐵石心腸,見到這種情形,觸景生情也不好受。便出言請了康百川、熊鳴和王夏氏,一起到外間吃些酒水餐飯,讓那對兄妹倆獨處說話。待眾人走開,多瑪問起達瓦事情詳情。原來秦五嶽將軍將西夏人逐出吐蕃,原本該收複各地叛亂,從此天下太平。但讚普母皇經曆幾位皇女和至愛親人的身死,已是身心俱疲。讚普懈怠政事,朝廷大權旁落。
吐蕃內廷出現了實質上的分裂,除卻一些老成持重者保持中立態度不偏不倚。激進的僧侶們支持受過活佛祝福的次仁鄧珠,貴族們則是一致擁立血統更為高貴的紮西達瓦。放在平日雙方算勢均力敵,甚至達瓦還可以小勝一籌。但今日情形,卻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
內戰中,貴族的財力人力損失嚴重。百姓因為現實生活的苦難,紛紛轉向神佛求助,僧侶的勢力反而有所增加。無形中眾人對次仁鄧珠的支持,超過了紮西達瓦。再加上之前,次仁鄧珠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以及個人年齡威望上的優勢。中立派也漸漸倒向鄧珠皇女,甚至一部分見風使舵的貴族,也就此轉投了對方。到了這種時候,可以說次仁鄧珠繼承大位是眾望所歸。
紮西達瓦也曉得除非發生奇跡,自己想要謀求那個位置幾無可能。姑母的意思也是如此,母皇無力,大局一麵倒,憑她一個小孩兒實在做不了什麼。但壞事就壞在按照宗法製度,達瓦的繼承權在前。達瓦不死,很多人於心難安。即便達瓦萌生退意,還是不斷有人出於各種目的,想要她的小命。姑母絡絨登巴當機立斷,帶著達瓦出走吐蕃。本意是想到大順找多瑪皇子,尋求女帝的庇佑和援手。不幸在出境前,便被次仁鄧珠派來的騎兵攔下。
若不是馬賊恰好撞破殺局,今個多瑪回來便隻能看見一堆白骨了。多瑪聽完這話,抱著達瓦哭起來。達瓦見哥哥哭了,自己反而再也哭不出來,勉強笑道:“哥哥莫要擔心,我認了大當家做幹娘,她要幫我做些謀劃呢。”
大當家這段時間的確是做了許多事,不光自己招兵買馬。還央人往大順女帝禦案上遞請條陳,請求援助。大順新舊交替,哪有心思來管吐蕃的內務。況且對大順女帝而言,隻要能給大順一個友善的鄰邦便是好讚普。具體是哪一個皇女做這大位,反倒不是什麼要緊的事。以古時的醫療條件而言,成年的繼任者也比未成年人,更讓人覺得可靠。所以姬璧隻是寫了份手劄,言明紮西達瓦可以到大順定居,就沒有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