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機的遞進,強盜的邏輯(2 / 2)

同樣寫福威鏢局被青城派搗毀,金庸卻描摹得各不相同。福州總局眾人驚恐萬狀,或死或散的情景已經在第一回詳細刻畫。南昌分局是林平之想來討盤纏和馬匹的地方,金庸卻幾筆直寫它已被燒成白地。到湖南以後林平之料想長沙分局也被燒了,誰知它卻門麵齊整。林平之正待一喜,細看之後卻是一驚,原來分局是給青城派占了,細聽之後知道被瓜分了財物。再寫廣州和杭州兩處分局被挑,隻由占長沙分局的一個姓吉的青城弟子口中提到。

金庸閑插一筆寫長沙分局張鏢頭將金銀珠寶藏在棺材裏,把棺材放在臥室隔壁的房間裏。分局既已被占,張鏢頭應是難逃一死,他藏在棺材裏的寶貝也落入青城派囊中。兩個青城弟子躲在屋子裏分贓,被屋外的林平之探到,他們差一點就在熟睡以後被殺死,差一點就跟著張鏢頭進了棺材。他們掠奪的財寶也繞了一圈回到林平之手中。寥寥數語,諷盡天下欲將財富帶入棺材之人。

作者讓林震南一家三代以保鏢為業,便是希望讀者看出餘滄海等人的本質是強盜。江湖上沒有王法,沒有官府,沒有仲裁機構,也容不下保鏢護院的行當。武力高強的未必有理,武力低微的一定沒理。

看到此處,各位讀者可曾想到被英法聯軍洗掠之後縱火燒成了平地的圓明園?可曾了解頤和園的前身叫“清漪園”,也被英法聯軍搶劫和燒毀?據說慈禧挪用北洋海軍的經費,才在清漪園的廢墟上重建了頤和園,又因此吃了新的敗仗。各位可曾見過八國聯軍占領紫禁城後,洋人們“光明正大”地坐在掛著“光明正大”牌匾的宮殿裏拍的照片?可還記得盧浮宮裏至今陳列著的強盜的罪證,與邏輯?

有福有威也好,作威作福也罷,福威鏢局不經意間濃縮了曆史上許多王朝的形象。當其興盛之時,天下英豪皆不能擋。當其衰亡之日,輕易被殺光搶光甚至一把火燒個精光。秦之阿房宮,漢之未央宮,唐之大明宮,宋之艮嶽,明清之紫禁城,結局大同小異。大廈傾倒以後,有多少王孫僥幸脫難,如林平之這般一夕淪為乞丐,踏上逃亡的道路。有多少“好心人”如木高峰、嶽不群一般願意收編他們,為己所用。又有多少王朝的後人心存報仇雪恨與重振家業的念頭,如林平之一樣臥薪嚐膽,終於大致上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