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佩春本來也不甚喜歡李姍,李家也不過是皇商,哪裏還能比得過他們家,既是皇商又是官家的。不過也不能得罪,“珊兒也不過是怕我招呼不好,各位姐妹們可別隔了麵子。”
林翠欣兒順著皇甫佩春的話給了李姍台階下,笑了笑,“佩春可真會討人開心,今日來你們家賞竹,也算是鬆了鬆規矩,姐妹們哪會隔了麵子,對吧?”
六七位姑娘家應和了林翠欣兒的話,“欣兒姐姐說得有理。”
這段完了,皇甫佩春還是提了個醒,趕忙把想好的話說出來,“各位姐妹們,我這要帶大家去的惜竹閣是我大姐姐的閣子,大姐姐平日裏清雅慣了,不喜喧鬧,我們就不用見著麵,還望各位姐妹們給佩春麵子,不然母親問起來,佩春還真被說嘴了。”
皇甫家的大姑娘也是京裏有名的,誰都知道皇甫家就一位嫡姑娘,要知道這位可是真真正正的皇甫姑娘,不過這位嫡姑娘也奇怪,從未參加過什麼姑娘家的宴席,所以平日裏也談過,就是未見過。
到底是怎麼樣的姑娘家,林翠欣兒倒是起了興,想見見。
“我聽過母親說起你這位大姐姐,宮裏的那位貴人可是和你大姐姐是親親的姑侄關係,那位貴人曾是京裏的才女子,你母親也少不得在外說起你家大姐姐,隻是話裏間你家大姐姐身子不好,承不了貴人的才情,可惜了。”林翠欣兒惋惜地說道,“不如佩春引著我們見見,如若你那大姐姐不肯我們也不強求,可到底也是到你們家做客,這些禮數還是要循的。”
林翠欣兒說的是一點也沒有錯,既然都到了人家姑娘家的閣子,怎麼也要遞句話。人家姑娘見不見是一回事,客人的遞了話就是知禮,也免得被人家詬病。
皇甫佩春本就不樂意讓外人見著自己的那位大姐姐,如若不是她占著府裏的名分,這皇甫家的嫡姑娘可就是她了。可她一向是知書達理的皇甫家二姑娘,話已如此,她也不能馬上駁了林翠欣兒的麵子,她可好不容易才攀上了這麼好的交情。
故作為難地停下腳步,皇甫佩春瞧著隔不遠的文竹閣,“欣兒姐姐,前麵不遠就是我三妹妹的文竹閣,不如大家先進去坐一小會兒,我讓人去稟了母親,循著母親的意思瞧瞧。大姐姐實在是清雅慣了,我要真的是自作主張吵著了大姐姐,母親回頭真的要怪我了。”
皇甫佩春如此說也是情有可原,林翠欣兒瞧著幾位姐妹的意思,也就帶頭同意了皇甫佩春的話,“既然是要問問皇甫夫人,我們自然也就等著。先前你說三姑娘身子不適,我們也不好打擾,不如就在那亭子裏稍坐片刻,等了皇甫夫人的意思再打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