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是要去哪兒?’
一大早醒來後,瑪麗就顯得興衝衝的,感冒的陰霾似乎已經離她而去,精神奕奕的女孩兒吃過早飯後不顧布蘭登太太的反對拿著一個小背包就出門了。眼見離布蘭登家越來越遠,一直安靜呆在瑪麗體內的凱瑟琳終於忍不住開口向她詢問。
瑪麗先是猛地停住了腳步,接著環視了一下四周後,不同聲色地繼續往前走著,心裏卻激動地道:‘哦,我的老天,你終於說話了。’
凱瑟琳那種悲傷消沉的情緒一直在她心裏彌漫,讓她也感到難過得很,卻又不能在父母麵前表現出來,這既讓她憋得難受,同時也為身體裏的小夥伴擔心著。
感知著瑪麗的擔憂,凱瑟琳的心裏不由得升起一股暖意,她輕輕地回答:‘我沒事……隻是想靜一靜。我們這是要去哪兒?’
不想繼續再談這個話題,凱瑟琳又提起了剛剛的問題。
‘嗯唔……你猜?’似乎是怕如果老實回答了的話對方就又會回到之前沉默的狀態,瑪麗不由得賣起了關子。
‘……’雖然知道瑪麗的好意,但凱瑟琳隻覺得身心都很疲勞,所以她隻是懨懨地道,‘我們總會到那兒的……注意安全。’
‘……事實上,’瑪麗對於凱瑟琳的冷淡反應感到有些沮喪,於是她打算向對方透露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認為,沒準你在那兒能得到幫助……幫助你擺脫現在的困境。’
‘?’
正當凱瑟琳感到不明所以時,瑪麗停下了腳步,說了聲:“我們到了。”
借著瑪麗黑色的眼瞳,凱瑟琳看到了她們此行的目的地——
那是一座小禮拜堂,白色的四四方方的主體,三角的屋頂,二層小巧的鍾樓,雖然規模不大,但五髒俱全。加上睿智和藹的史密斯牧師,這裏已能完全滿足鎮上人們的信仰需求。
幾乎是瞬間,凱瑟琳就領悟了瑪麗的想法,旋即一股強烈的希望從她的心中升起。
———————————————————————————————
至高、全能、公義、聖潔、信實、慈愛……以及其他許許多多說不盡的美好正麵的詞語都可以用來形容他——主、上帝、耶和華。
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信上帝的存在呢?
就瑪麗和凱瑟琳兩人的家庭背景而言,兩個女孩兒毫無疑問是在信仰氛圍濃厚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上帝是存在的”——這就是兩人從小由父母及其他人處得知的道理。其次,處於六歲這樣一個純真無憂的年紀,對神的信仰或許比起大人們還要真摯純潔得多。同時,兩人都還沒有遇到什麼事情會讓她們產生“神是否真的存在”這樣的念頭——甚至兩人現在的處境遭遇,已經讓她們確信了靈魂的存在,照此推斷,上帝的存在似乎已經是個絲毫不需要懷疑的真理了!
那麼,有什麼是比向上帝祈求幫助更為有效的方法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
瑪麗不由自主地吞了口唾沫,隨即她意識到那是凱瑟琳無意識的舉動,心裏那股強烈的期待夾雜著忐忑不安讓她的手心都冒出了汗來。
“那麼,我們進去吧,今天不是禮拜日,裏麵應該不會有太多人。”
幾乎是瑪麗剛剛說完,她的雙腿就擅自邁開了步子,讓上半身沒動的她差點沒摔倒。
“我很抱歉……”嘴裏吐出道歉的話,但凱瑟琳並沒有停下動作,她現在就像溺水的人看到了那根救命的稻草,已經顧不上其他了。
這也是瑪麗第一次在清醒的狀況下,失去身體的控製權力。她感到自己仿佛被什麼“擠了開來”,旋即雖然仍能透過眼睛看到外麵,但卻好像成了一名旁觀者。這是一種十分奇妙的體驗,如果是平時,瑪麗一定會第一是時間好好品味一下這種新奇獨特的經曆,但現在她隻是真切地關心著凱瑟琳是否能得到幫助。
而當凱瑟琳在一張長椅上坐下,雙手合十開始祈禱時,為了不打擾她和上帝的對話,愛麗絲憑著昨天的體驗,自主地“沉了下去”,而果然睜眼後她便來到了昨夜那片美麗的森林裏,而且更讓她驚喜的是,屬於凱瑟琳的山穀就在深林的旁邊,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景並立著,一條清晰的界限將它們分隔了開來。
坐在森林的花叢中向山穀看去,它雖然仍處於黑夜之中,但卻不像昨晚那樣讓人感到悲傷寂寞了,新月的周圍出現了點點繁星,而地麵出現了許許多多飛舞著的螢火蟲,這些似乎是象征著凱瑟琳心中燃起的點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