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就這麼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世界裏看著凱瑟琳的世界——那個和她的世界不同,卻又同樣獨特美麗的世界,等待著這個世界即將出現的新的變化,她不知道那會是變化好的還是不好的。

每個人在人生的最初階段都會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周遭的事物都要圍繞著他們來打轉,而他們就是世界的王。而隨著成長,這一認知會漸漸迎來毀滅,或許在大人看來那隻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對孩子而言卻是世界的崩塌。

對於瑪麗而言,她從自己的王座上跌落的緣由零零碎碎積累起來大概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她的妹妹辛西婭的出生——她的媽媽、爸爸甚至是洋娃娃以後或許都不會是專屬她一人的了。這是件多麼可怕的事兒啊!

當然,以瑪麗的年齡來說,她還沒有細膩到能夠領會這種恐懼的心思,甚至天性裏的積極樂觀讓她很快就投入到了這件事帶來的喜悅裏。但若說對這件事對她毫無影響,那麼你未免小瞧了孩子有時可怕的成熟。

從“我是世界之王”的夢中醒來後,瑪麗自然進入了重新認知他人的階段。這很正常,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曆過這一階段,並且因為過程中這樣那樣的不同,形成了我們每個人獨一無二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然而就在這階段剛剛起步之時,凱瑟琳卻突然闖入了瑪麗的生命——或者說她們彼此的世界交彙了。這樣的經曆大概是前所未有的,恐怕也將是後無來者的。即使凱瑟琳今天就能夠順利離開瑪麗的身體,她給她帶來的影響卻絕不會輕易消散——好比投入湖水的石子在湖麵蕩起的漣漪,漣漪一圈圈地擴散開來,哪怕最終湖麵看似恢複了平靜,但那隻是因為它所帶來的影響已經融入了整片湖水——而這影響會有多大,是好是壞,世上除了上帝恐怕也沒人能夠預知。

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兩個相遇的女孩兒都處在一個年幼的階段,同時又都有著善良純粹的心靈。正如瑪麗絲毫沒有考慮過自己的身體會不會被凱瑟琳搶走一般,凱瑟琳盡管陷入了人生從未有過的絕望中,也沒有從產生過傷害瑪麗的念頭——在我們看來這或許是缺乏警惕心的表現,但換個角度來看未嚐不是成年人的悲哀。

倘使換作兩個成年人,很難想像身體的主人會對外來的靈魂毫無芥蒂,而突然遭此大變的人不會因此憤世嫉俗進而做出極端的選擇。同樣,若是一方年長一方年幼,或許雙方能夠和平相處,但因為年齡的差距卻很難實現對等的交流。這樣看來,瑪麗與凱瑟琳的相遇簡直就是一個上帝安排的奇跡!

而上帝似乎對這項安排感到滿意,因而不打算收回成命。

———————————————————————————————————————

在內心世界中並不能很好地感受到時間的流逝,瑪麗的森林一直是陽光燦爛,而凱瑟琳的山穀一直在靜夜之中。但即使靈魂感受不到身體的麻木或僵硬,瑪麗仍舊知道情況似乎並未向好的方向發展——

“啪”的一聲,夜空中的星星墜入湖麵,熄滅了——這是最後一顆星星了,地麵的螢火蟲則是早就不見了蹤跡。山穀恢複到了昨晚的寂靜,甚至更加悲傷,湖麵開始氤氳出濃濃的水霧。

“鐺——!鐺——!”

正午到了,每天的這個時候,史密斯牧師都會敲響教堂上方的鍾為鎮上的人們報時——這是小鎮由來已久的傳統之一。

響亮的鍾聲突然地響起,凱瑟琳似乎受到了驚嚇,這讓瑪麗的靈魂不禁上浮了起來,眼前的景物模糊變回了現實中的禮拜堂。

正午的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照進室內,使得大堂正中牆壁上的十字架顯得格外神聖。但長排木椅上唯一坐著的女孩兒保持著祈禱的姿勢,看著眼前這光輝的一幕,晶瑩的淚珠卻不由自主地滾滾而落——瑪麗甚至分不清這悲傷的淚水到底是源於凱瑟琳還是來自她自己。—————————————————————————————作者有話說:不知道有人想到這個方法沒有?你們都不回答,倫家好寂寞的說。順帶一提,上一章中,凱瑟琳的頭發改成淺金色了,不知道怎麼腦抽寫成金棕色了,其餘沒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