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法而治按功而賞
【原文】
明王之治天下也,緣法而治,按功而賞。凡民之所疾戰不避死者,以求爵祿也。明君之治國也,士有斬首、輔虜之功,必其爵足榮也,祿足食也;農不離廛者,足以養二親,治軍事。故軍士死節,而農民不偷也。
【譯釋】
英明的帝王治理天下時,根據法度來處理政事,按照功勞來進行獎賞。民眾之所以積極作戰而不逃避死亡,是為了取得爵位俸祿。英明的君主治理國家時,戰士有了砍得敵人首級、擒獲俘虜的功勞,那一定要使他們的爵位足夠榮耀,俸祿足夠食用;農民不離開鄉裏的,就使他們能夠贍養父母雙親,研習武事。所以軍隊的將士能為節操道義而死,而農民也不會偷懶。
【悟語點撥】
君主應該了解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願望,並根據他們的願望采取不同的對待方式。戰士拚死而戰無非是想得到爵祿以光宗耀祖,農民勤苦勞作無非是想豐衣足食以養家室。君主隻要給予有功之臣足夠的榮耀,讓農民擁有足以養家的糧食,天下就太平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