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質
酒中的有害物質多是釀酒原料帶入的,或是發酵過程中產生的。飲用超過國家衛生標準的酒或過量飲酒都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1 雜醇油: 是在釀酒過程中由蛋白質、氨基酸和糖類分解而成的。含量過高,飲用後會使人產生頭痛,就是人們常說的“上頭”。為保障安全,國家衛生標準規定,每100毫升白酒中含醇油(以戊醇計)不得超過0.15克。
2 醛類: 醛類是酒中的芳香劑。但如果每升酒液中的含量達30,對粘膜就會產生刺激作用。醛類急性中毒時,會出現咳嗽、胸痛、燒灼感、頭暈、意識喪失、嘔吐等現象。每100白酒中醛類不可超過0.02克。
3 甲醇: 甲醇對人體有很大的毒害作用。食用4~10克g可引起嚴重中毒。急性甲醇中毒時,會出現頭痛、惡心、胃部疼痛、衰弱、視力模糊,繼而可發生呼吸困難,甚至死亡,國家衛生標準規定以糧食為原料釀造的白酒,每100毫升不得超過0.04克;以薯類和代用品為原料的白酒,每100毫升不得超過0.12克。
4 氰化物: 有劇毒,中毒後表現為流涎、嘔吐、腹瀉、氣促,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困難、全身抽搐、昏迷,甚至在短時間內死亡。
5 鉛: 鉛是對人體有害的金屬。飲酒常見的發病為慢性鉛中毒,表現為頭痛、頭暈、記憶減退、手握力減弱、睡眠不安、貧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