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酒

自古以來,酒和醫藥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把中草藥材與酒混合製成藥酒用於治療疾病,這在殷周甲骨文中已有記載。

養生藥酒主要用白米酒或高粱酒浸泡有補益氣血、強身健體作用的中藥而製成,如蛇酒參桂酒、十全大補酒、人參酒、虎骨酒等。養生藥酒除藥物本身的效用外,酒也具有促進血液循環、舒筋活血、行瘀止痛和健脾開胃的效用。

自製藥酒,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對於喜歡喝酒的人來說更是一舉兩得,既能增添生活情趣,又可滋補身體和防治疾病。家庭如何配製藥酒呢?

可先請中醫師根據你的身體情況,開方配藥。自己再適當地將藥材切小,果實類(如紅棗等)應剪開。浸酒前將藥物置於涼開水中迅速淘洗一下,取出稍晾後即可裝入容器內。浸酒的容器最好選用陶器、瓷器或玻璃瓶等,這些容器不易與藥物發生作用。然後將白酒(按藥物與白酒以1:10~15,即100克藥材加1000~1500毫升白酒)浸入,封緊瓶口後,置於陰涼處存放,每日搖動數次,使藥性充分浸出,一般浸泡20天以後就可服用,許多人藉以治病除疾和延年益壽。但要遵循如下原則,方能收到最佳效果。

1 量不宜大: 藥酒一般用高度米酒、高粱酒泡製,若過量飲用,會損害人體健康。一般每次飲用10~30毫升,每天服2~3次;

2 飲不宜快: 藥酒宜緩慢飲服,不宜一口灌下,一則減輕對胃的刺激,再則酒精在口腔、食道及胃黏膜吸收較好,緩飲慢酌正達到這一目的;

3 有的放矢: 應根據病證和需要選擇適合於自己的藥酒,如用於祛風濕可用國公酒等,用於補氣養血可用十全大補酒、桂圓酒等;

4 慎服他藥: 飲酒期間,應慎用某些藥物,以免增強酒精的毒性,或產生藥物的毒副作用而危害健康。應忌用的藥有肼苯噠嗪、利尿酸、苯妥英鈉、甲苯磺丁脲、胰島素、胍乙啶、雙氫克尿塞、氯噻酮、滅滴靈、阿斯匹林、巴比妥、利眠靈、安定、冬眠靈、奮乃靜、苯海拉明、痢特靈、硝酸甘油等等。

下麵介紹養生藥酒的配製方法。

1 蛇酒: 廣東的“三蛇酒”和廣西的“五蛇酒”,具有舒筋活血、滋補強壯的效用,湖南的“龜蛇酒”具有滋陰補腎、祛濕健筋的作用,均被譽為健身益壽的“仙酒”,頗受人們的歡迎。在民間,大多根據體質、病種的不同選擇五步蛇、銀環蛇、眼鏡蛇等,分別配以補益類或祛風濕類的中藥,泡製成各種各樣的“蛇藥酒”,服用簡便,療效顯著,為人們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