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沒興趣探聽一個中年大漢的內心世界,自打他去了一趟北宮,對劉意的好念念不忘,隔三差五就去劉意那蹭飯,何氏起先還會罵幾句,後來不知道是不是想通了,隨劉辯去。
進入六月後天氣越發炎熱,劉辯借著皇帝優勢往北宮搬了不少好東西,昨天送個冰鑒,今天送點蜜漿,整的劉意跟寵妃一樣,還成天在劉協身邊炫。
劉意直接拿劉辯當智障兒童看,無他,這年頭貴上天,有錢有權才能用的東西是冰箱,蜂蜜水,連個空調都沒有。
就這玩意還想收買她,做夢。
沒想到劉協對劉辯的好感度直線上升,成天阿兄不離口。
劉意:德行!
排除那些不高興的,三姐弟的小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劉辯上朝如上班,劉協讀書是上學,剩下一個劉意家裏蹲,吃吃喝喝不要太幸福。
劉意:想喝冰闊落,炸雞,冰淇淋……
有時候劉意想,雖然穿越不太美好,看在穿成公主的份上勉勉強強了,隻要日子太平,她這個公主別太跳,這輩子也算值了。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等劉意看到阿史準備冬衣時,她才意識到天氣有些轉涼了。
“黑羊羔的皮?”
劉意不太喜歡這些皮草,倒不是什麼保護動物,隻是這個時代皮草加工處理簡陋,現代的皮草處理都要經過一係列化學手段,古代的可想而知。
阿史看上去有些沮喪,“少府送來的隻有這些,往年還有絲綿的。”
除了劉意要穿的,阿史還要準備宮女的,和劉意的絲織品不同,宮女的冬衣簡陋不說,還特別粗糙,劉意摸過阿史的冬衣,雖然也是絲織品,但是粗糙厚硬,不像是給人穿的,當地毯還差不多。
阿史已經是好的了,一些宮女隻能穿麻,葛製成的布,這些衣料在夏天清涼透氣,到了冬天簡直要命。
於是大家就會想辦法往衣服裏麵塞東西,劉意是絲綿袍,用上等的絹製成麵料,再往裏麵塞絲綿,和現代的蠶絲被差不多。不過阿史她們用不起絲綿,於是改塞絮,這玩意說白了就是去年的絲綿,掏出來洗洗曬幹了繼續用。
比絮還差的叫縕,舊絮加亂麻的結合體。這些糟糕的填充物加上僵硬粗糙的布料,穿在身上可想而知。
別問棉花,問就是沒普及。
絲綿不夠阿史隻能折騰少府送來的皮草,不過阿史似乎對皮草格外不滿,照阿史的話說,這是匈奴才穿的東西。
劉意沒出聲,衣食父母衣食父母,她這個生活五級殘廢哪敢和阿史嗆聲。
因為劉辯經常來北宮,劉意的生活質量提升不少,除了吃的喝的,還有用的。連帶著劉協跟著沾光,今天少
府又派人送東西,劉意直接讓小畢接手。
她在搗衣。
劉辯被迫脫下外袍,拿著木棒和宮女一起忙活。他對這些不感興趣,礙著劉意的麵子折騰兩下。
“為什麼朕,我也得做?”
簡單來說搗衣就是把衣物放在平整的石板上,然後拿木棒敲敲,把它們敲軟,變得稍微能穿點。
這些基本是窮人才幹的,富人,尤其是劉辯這種做到皇帝份上的,和家務活絕緣。
劉意和劉協一起忙活,聽到劉辯發問,語重心長忽悠他,“這叫體會民生。”
“可我是皇帝了。”
“就因為是皇帝才需要。”混熟了劉意和劉辯很隨便,沒什麼皇帝公主之分,“隻聽別人說,不去親眼看,回頭被賣了都不知道。我問你,入冬以後百姓吃什麼?”
要是敢說句何不食肉糜的話,她直接拿亂麻糊他臉上。
劉辯說不話來,劉意又是殺氣騰騰的,他隻好把力氣發泄在冬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