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船便分道揚鑣了,我繼續南下,而黃裳將去汴京,並非什麼深刻的緣分,所以也隻是簡單地道了別。
步行旅遊也沒了什麼興趣,康敏的體質倒是不錯的,隻是仍然是個弱女子,長途跋涉也禁不起這般勞頓。在下一個小鎮,我便雇了輛馬車,趕車的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講定了價錢,便前往大理。
大概身子還是有些疲累,我在剩下的路程裏幾乎沒有什麼興趣出來看風景,隻是盡快趕路,可能心裏還是有些不安定感的,雖然找不找得到武功是一說,但是卻還是希望盡快一些。
大理無量山,確是一處美地,無怪無崖子李秋水會在這裏隱居。遠遠望去,翠峰疊嶂,清溪流泉,鳥鳴山幽,落英空穀,端的是個絕妙的幽居去處。
但是,這搜索範圍,未免也太太太大了吧!
對著這滿山美景,我不合時宜地一頭黑線。
不過,還是應該先找到無量玉璧吧?
準備了幹糧繩索以及一應之物,慢慢尋來,不過十餘日,已經找到了逍遙玉洞所在,過程也是無驚無險,除了一點擦傷。總之我完好無缺地到了逍遙玉洞。
果然如書上所寫的一般,一汪深潭,深翠碧影,潭邊的一塊大石,足夠好幾人坐,確實有些累了,我沒有急著進洞,直接毫無形象地癱在了大石上。
睡了一會,醒來的時候卻已經是漫天星鬥,我拿出包袱裏準備的蠟燭,火石點了,慢慢走進玉洞。
將到盡頭的時候,便看見了一扇門,小心地戴上手套,輕輕一推,那門便開了,便進入了一間石室。石桌石凳,積塵已久,石壁的一邊卻是一整塊的碧綠水晶,看過去正是那劍湖湖底景色,遊魚水草,很有幾分水晶宮的感覺。
果然不愧是“洞中無日月,人間至樂也”,倘若有網線的話,我也不想走了。
順著石室尋找到了內室,卻也看見了那一人高的玉像,精美至極。不過美人見得多了,雕像終究難比活人,我也隻是看了幾眼,便繼續打量這石室。
東壁上刻了許多字,大多是《南華經》之列,然後就是無崖子的那句著名的表白,可惜!
看夠了,才轉到那玉像麵前,將那蒲團撕開,白絹微露,上麵密密寫了字,展開來看,正是北冥神功,白帛反麵,是三十六幅淩波微步的圖。
當下便按照帛上所說,擺出五心朝天姿勢,搬運氣息。折騰許久,卻並沒有什麼所謂的氣感,腳也麻了。又將那白帛翻來覆去地看了許久,幾乎都背下來了,卻沒有半分進展。
雖然知道武功一事急不得,不過也難免有些煩躁,我放下白帛,出洞去透透氣。
仍然是星鬥滿天,微光之下也可以看到一些東西,我仰躺在大青石上,青石微涼,適才心情急躁,這樣子躺著卻剛好舒服。半眯著眼睛看星星,慢慢地就有些恍惚。剛開始腦子裏還有些雜念,漸漸地就盯著天空出了神,腦子空空蕩蕩,靈台卻一片清明,再無半絲幻想。
從這種狀態中醒過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大亮了,體內隱隱有氣脈流動,仔細探查之下,並無不妥,卻不知這心法是什麼時候開始運行的。
微微喜悅之後,便回去石室,按照白帛的指點和地上所刻路線練習淩波微步的步法。不過幾天,早已記熟。
想著就在這裏練習武功,倒也是個最最清淨之境。這幾日,白天裏便練習步法和運氣的法門。晚上便在青石上練習內功,說來也好笑,除了第一次的時候擺了最標準的練功姿勢,剩下來的我基本上是怎麼舒服怎麼躺著,守著靈台一點清明,內息自然流動。半睡半醒的狀態,卻能奇妙地感知身邊的一點點動靜,比如一隻蝴蝶飛過展翅的聲音,石下小草發芽的悸動。
原來內功是這麼神奇的東西。
這天,我正在練習步法,已經將淩波微步記得很熟了,這會子也隻是提氣輕身在室內晃來晃去,淩波微步是小巧騰挪的功夫,雖然極其精妙,但是在快捷方麵卻遜了一籌,我尋思著是否可以改進一下。
正在邊想邊練習,忽然一聲清脆的女子聲音喝問,“誰在裏麵?”聞聲抬頭,隻見人影一晃,一個白衣女子已經站在了我麵前。她出聲之時尚在數十丈之外,頃刻就到,這份輕功實屬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