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雍正皇帝提前十來年上位, 九爺這個八爺黨的中堅力量, 還沒有幹什麼太招朝雍恨的事兒。
而且八爺黨也沒來得及如曆史中記載的那般鼎盛一時。
說白了就是兩邊還沒來得及結死仇, 奪嫡之爭就結束了。
因此雍正皇帝雖然對八爺黨有一些忌憚,但是也還沒有那麼的深。加之康熙老爺子還活著呢, 所以雍正坐上皇位以後,對這些個兄弟都特意給了挺大的恩賞。
反正他的那些兄弟, 隻要成了親的,最少給封了個郡王。剩下那些年齡還小,還沒成親的兄弟們, 也都貝勒、貝子的給了爵位。
總得叫老爺子看到他是如何善待自家兄弟不是。
所以現在九爺已經成了恭郡王,這比曆史上他到死都是個貝子要強得多。
而且這位九爺是出了名兒的閨女多, 舍不得叫自家閨女嫁去蒙古送死, 那是肯定的。
但你要說每個閨女在府裏,他有多心疼、多寵愛,那就不見得了。
賈璉這個未婚妻四格格也不過就是九爺的一個庶福晉所出的庶女,在前頭閨女已經嫁去蒙古的情況下,剩下的閨女他怎麼也得想法子留在京城。
又為了不叫他那個四哥雍正皇帝擔心他結黨,才給自己閨女找了個身上有爵位卻沒有實權, 而且日子還算湊合的中等人家嫁進去。
而且閨女平時都整天養在後院兒,跟他這個阿瑪十天半個月的也不見得能見上一麵。能為了閨女做到這一步,已經算是他這個當阿瑪的對閨女盡了心了。
再多的事情,比如平時教養還有準備嫁妝那些事,都是後院福晉該操心的事兒。他這個當阿瑪的,就用不著操那些心。
因此閨女親事一定, 就算是齊活。至於閨女的女婿一家,隻要沒被抄家滅族,他也用不著操心。
所以,賈璉這個當女婿的,還真沒怎麼叫人家九爺放在心上。
就連賈璉借著送冬至禮的名頭親自登門拜訪,他甚至連九福晉都沒見著。隻在正院兒門口給磕了個頭,就被九爺府裏的管事給客氣的送了出來。
賈璉心裏也明白自家那個榮國府,跟九爺這個郡王府之間的差距。因此他倒是沒有因為在王府遭到冷遇,而心裏有什麼不滿。
隻不過因為這麼長時間,從秋後到冬至,他是天天的在街上轉。要麼就在九爺的郡王府門口轉悠,隻是哪怕一次九爺的麵兒都沒碰著過。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借口叫他進來九王府,結果又是誰也沒見著就被請了出來,弄得他心裏有些著急。
要說他為什麼著急,原因無他。自從他那老子讓他去拍嶽父馬屁,他便著實打聽了一番這位嶽父大人的事情。
結果發現,他這位嶽父大人可真是個能人。都說他自幼好學嗜讀,還傳言他性聰敏,喜發明。
而且竟然跟之前他那個表舅安國公一樣,還十分喜愛西學。不但曾親手設計戰車式樣,而且還根據洋文發明了滿語的書寫方式。
同時賈璉還打聽到,他這位嶽父大人跟那個洋教士關係不錯。為人慷慨大方,重情重義,最重要的還特別的能掙錢。
那些傳言不管是哪一條,都不由得讓賈璉心生向往。
因此他從一開始隻是奉命抱嶽父大腿,拍嶽父馬屁。到後來,賈璉是真心的想跟這位嶽父大人親近一番。
隻是百般不得法,賈璉難免有些急躁。
在又做夢夢見了洋人之後,賈璉才想起來自己還能換一條路。嶽父不是跟洋人傳教士關係好嗎,不是對西洋學問感興趣嗎,那他也可以從那個洋人傳教士入手。
想當初他那表舅安國公還在的時候,可沒少跟他和珠大哥傳播這些西洋知識。因此當他拿安國公當幌子,找上那位洋教士倒也並不顯得特別突兀。
別說他這個法子還真管用,九爺本身就對這些洋人的玩意兒感興趣。而且他現在正在擺弄之前那位安國公跟康熙老爺子一塊擺弄的那個什麼紡紗、織布的機器。
作為大清朝最會賺錢的皇子,之前光是弄那個水泥,就叫他不但給國庫賺了不少的銀子,他自己也收獲不菲。
然後他在老爺子那裏聽說了這個機器,他也從裏麵看出了商機。就有些意動,也想跟著摻和一下。
隻是可惜那為安國公死的早,不然也能結交一下。要是能一塊兒琢磨琢磨這些新鮮玩意兒也是好的。
自從安國公死了以後,康熙皇帝也就把織布機這事擱下。不過這位九爺可沒打算放棄,他便從老爺子那兒把這些資料都拿了過來。
把之前那點幫著他八哥暗戳戳奪嫡的心思,又全都放在了賺錢和研究這些新奇玩意上麵。
既然九爺要研究這些機器,那就少不了洋人的知識協助。因此九爺也接長不短的要請那位洋教士到他府上說話。
自然而然的,他便從洋教士嘴裏聽說了自家那個女婿的名字。而且還聽說這個女婿,似乎也對這些西洋玩意兒感興趣。
這不這位爺興致一來,便叫人傳了賈璉到他府上去見麵。
九爺府的太監到賈家找賈璉的時候,一下子把榮國府上下都給驚動了。
雖然賈璉現在算是九爺的女婿,但是自從婚事定下來後,九爺對賈家仿佛並沒怎麼在意。
甚至賈家人主動往九爺府上貼的時候,人家都一直是那副不冷不熱的樣子。弄的賈家人心裏有都些沒底。
現在好了,九爺終於想起了賈璉這個女婿。
賈母這個老祖宗還特意叫人傳了話,叫下人們一定要伺候妥當了,別叫璉兒見了人家九爺失禮。
並且還特意說了,別叫賈璉到她那兒行禮了,趕緊直接去。說是“別誤了九爺的正事兒。”
弄的一邊兒坐著的王夫人,有心想叫自己的兒子賈珠也跟著一塊去的心思都不好開口。
隻能自己在心裏自我安慰著,這次九爺叫璉兒也不知什麼事。
要是好事還罷了,要是璉兒那小子在外頭惹了什麼禍被九爺叫過去數說一頓,那麼自己兒子不跟著也好。
等著以後璉兒那小子跟九爺關係近了,再這叫自家兒子跟著給一起去給九爺問個安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