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這頭兒得了老太太的話,趕緊在碧草和碧柳的服侍下特意換上了出門見客的衣服。什麼話都沒來得及說,便匆忙出了門。
先到了外院正廳,見了九爺家的管事。兩人寒暄了兩句,那管事就說“怕是九爺等急了,咱們就趕緊動身吧。”
賈璉應是,兩人出了大門就見他那小廝興兒早就牽了馬在門口等著。賈璉接過韁繩,跟那位管事一路打馬就來到了九爺的恭郡王府。
這府邸雖然他不是頭一回來,但是九爺的外書房他可是第一次進。
賈璉一進門就趕緊問安,等抬頭看見一邊坐著的洋教士,他心裏就大概有了點兒數。
果然就聽九爺開口對他說道“我聽神父說你小子最近也在跟著神父一塊兒學習洋文?”
賈璉趕緊恭敬答道“嶽父大人容稟,小婿不過是想起之前小婿的表舅,給小婿講過的那些海外趣聞。
心裏覺得很有些趣味,便想著自己沒事鑽研鑽研,才找上了神父。
當年小婿的表舅也是喜歡這些西洋知識,然後才弄出了許多對咱們大清來說利國利民的東西。
小婿雖不才,做不出表舅那些功績,但也想著好歹能多點學問也好。”
“你說的表舅是哪個?”
“小婿的表舅,正是原來的安國公。”
“哦,原來是安國公。我就說你小子怎麼忽然對這些洋玩意兒來了興趣。
既然你也願意學,那沒事就上我府裏,跟著我一塊兒學學吧。”
總算得償所願的賈璉心下大喜,連忙躬身應承下來。
從此便開始了他當九爺小跟班的日子。
而且為了能得到自己這位嶽父大人的看中,賈璉瞧著嶽父大人正在研究那個什麼紡紗織布的機器,他便也跟著一起研究了起來。
雖然一開始他對那玩意兒是真的一竅不通,但是好歹擺弄這個,總比叫他讀四書五經要簡單一些。
加上他可能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經常都是白天琢磨不明白的地方,到晚上做夢就好像有人特意教導他似的,他全都能弄懂。
甚至那些個機器,哪個零件該怎麼改,哪裏有該怎麼弄,他做夢都能夢見。
等賈璉在九爺跟前兒,給機器提出比較有建設性意見之後,九爺還著實誇獎了他一番。說他這小子倒是真有幾分靈性。
其實賈璉也不知道到底他這樣的是不是有靈性,就覺著可能他自己是真的在這事兒上下了苦功,不然怎麼就連做夢都不忘了學習。
對此,在係統空間中一直做無名英雄的梁鵬,隻能表示嗬嗬。
就這樣,賈璉跟著九爺還有那個洋教士一起,用了得有大半年的時間,終於把紡紗機器還有織布機器給弄了出來。
其實就是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飛梭織布機,還有珍妮手搖紡織機的改進版。
九爺帶著兩台新出爐的機器,直接就進了宮。
當然,他先找的是自家皇阿瑪。
看見自己鼓搗了這麼些日子都沒成功的機器,終於被兒子給弄了出來,康熙老爺子心裏大喜。
就好像他把皇位傳了給了老四,然後老四便成功的叫大清的百姓都填飽了肚子一樣。
他的那些雄心壯誌,便是不能自己一一實現,也可以交給兒子替他去實現。況且,他最不缺的就是兒子。
這叫他想到了那位史愛卿生前說的話,要是把這些西洋玩意叫大清朝的百姓都一塊兒研究,說不定能弄出更多更好的東西。
他們滿人一直怕自己到底隻占了少數,要是真的叫天下的漢人百姓全都見識了外頭的天地,唯恐那些漢人會不會動搖大清的江山社稷。
不過要是叫滿人全都學會這些東西,是不是就能叫他們滿人更加的強大,是不是他們愛新覺羅的江山也更加的穩固。
這方麵的事情九爺向來關心的不多。
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怕他要是太關心大清的江山社稷的話,他那位四哥就該不放心了。
因此他也跟康熙老爺子說他要用這種機器辦個作坊,就做這些布匹的買賣。
東西在兒子手裏,康熙皇帝倒沒什麼不放心的。所以他隻是跟他的九兒子說“願意折騰你就自己去折騰。”
九爺得了自家皇阿瑪的準許,又跟自家四哥打了個招呼,便開始辦起了他的紡織廠。
作為九爺的親女婿,以及弄出這兩種機器的大功臣,賈璉自然而然的也跟著九爺身後參了一股。
好在賈璉本身就是個好機變的,他跟在自家嶽父身後,尤其是談生意做買賣上,他可是著實出了不少力。
叫九爺覺得他這個女婿還算是得用,因此也漏了不少的好處給他。
這些個九爺指頭縫裏的好處,還真叫賈璉就賺得盆滿缽滿。
然後賈璉他爹賈赦看見自家兒子竟然這麼能賺錢,便毫不客氣的對兒子說道“聽你老子我的話,算是聽對了吧。
既然你小子能賺銀子了,那咱們大房的六十萬虧空剩下的都叫你小子還了吧。”
這話叫賈璉好懸沒哭出來,心想著自家老爺可真夠狠心的。手裏的產業他倒是攥的緊緊的,一點兒都不說不分給自己,卻開口就把虧空全壓自己身上。
賈赦看他那表情,就知道這小子心裏不樂意。
於是他也不樂意了,便開口道“一共六十萬的虧空,你老子我已經還了四十多萬。
剛開始那年就一下子還了二十萬,後來抄了那些管事就湊了二十萬還上。
而且一年兩萬兩,也挨著往戶部還了兩年。
那剩下的這十幾萬銀子,你這個當兒子的替老子扛下來又有何不可。
再說也不是叫你一氣還完,不過一年給戶部兩萬兩,也用不了幾年。”
大概是知道自己不給兒子產業,卻把債務壓到兒子這事做的不地道。因此賈赦說話的時候難得都沒吹胡子瞪眼。
賈璉都沒來得及關心自家老子的態度,他還在心疼那一年兩萬的銀子。要知道這兩萬兩一出,可一下子去就去了他一年賺回銀子的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