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較量:廟堂之高,朝堂之深(1 / 3)

深夜,司馬懿在襄平批閱文件,處理善後工作,不勝疲憊。他不禁慨歎,人真是不服老不行啊!以前曹操在世的時候,為了博取曹操的信任,司馬懿一天忙到晚,還要夜以繼日,卻不覺苦不覺累,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現在幹的隻是腦力活,居然已經疲憊到這個地步。

司馬懿趴在案頭,打算小憩一陣。

正睡到半夢半醒時分,忽然一陣陰慘慘的風吹來,司馬懿覺得膝蓋上格外沉重。他睜開眼睛,迷迷糊糊見到一個人仰躺在自己的膝蓋上。司馬懿大吃一驚,努力去看,卻覺得眼前一片模糊,看不真切。隻隱約看到這人龍袍加體,頭戴冕旒,儼然是當今天子曹叡!

司馬懿又驚又疑,趕緊要起身行大禮,卻聽到曹叡說:“視吾麵。”司馬懿不敢違抗,朝曹叡的臉上看去,卻見曹叡的臉逐漸扭曲變形,在幽幽的燈光映照下顯出一種青白色的猙獰!(夢天子枕其膝,曰:“視吾麵。”俯視有異於常。)

司馬懿“啊”的一聲坐起身來,卻是黃粱一夢。一些文書卷冊落在自己腿上,可能是睡覺時不小心落下去的。司馬懿一身虛汗淋漓,回味剛才的夢,覺得不是吉兆,決定早日班師回朝。

司馬懿往回走到薊縣,天子曹叡派了特使來犒賞三軍,還給司馬懿增加封地。司馬懿這才知道,那個仲秋夜之夢不過是自己多慮罷了。是呀,皇上今年才三十四歲,春秋正盛,怎麼可能有大恙呢?司馬懿放下心來,放慢速度往回走。

走了一程,使者帶來曹叡的諭旨,命令司馬懿可不必到洛陽見禮,直接回長安駐守。司馬懿遵旨往回走。

剛走到河內境內的白屋時,忽然有洛陽的專使快馬傳來詔書,命令司馬懿把軍隊交給部將,緊急趕回洛陽。司馬懿覺得詫異:前後兩份詔書,內容怎麼是相反的?

不容司馬懿多想,詔書又像催命一樣紛至遝來。三天之內,連下五道緊急詔書。最後一份是曹叡的手詔:“朕盼望你趕緊到,到了以後免去一切禮節和手續直接進宮,視吾麵。”

司馬懿這才大驚失色:原來那個仲秋夜之夢竟是一夢成讖!本還以為“視吾麵”是曹叡叫他“看我的臉”,原來是“見我的麵”的意思!朝廷的專使還為司馬懿安排了“追鋒車”。追鋒車是魏晉時期一種經過改裝的輕便驛車,行走速度飛快故名“追鋒”。司馬懿趕緊上車,一路風馳電掣趕往洛陽。

洛陽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呢?

曹叡快要死了。

曹叡繼承了他的爺爺、父親的好色傳統,沉迷女色過度,以致生不出孩子來。曾有大臣就此事進諫,認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陛下您應該鉚著一個努力,以提高受孕的概率。這番話科學上有沒有依據我不清楚,總之曹叡隻生過一個孩子,而且還轉過年就死了。

前麵屢次說過,曹叡對於建築行業有著特殊的愛好。他不僅大興宮室,而且還親自幹活兒。這一點,成為後世史家對曹叡的最大詬病,甚至掩蓋了他的優點。

曹叡既熱愛女色和建築,又很勤政。他日理萬機,在位時期把政權牢牢握在手中,所有大事都由自己決策。他還與尚書台搶活兒幹,以致引起尚書台官員的抵製。

這樣一個好色狂、建築狂和工作狂,又長期生活在宮殿之中,不怎麼鍛煉身體,得場急病死去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沒有人料到,他會這麼早就要死,畢竟他才三十四歲!

曹叡死前,伺候在他身邊的,乃是劉放、孫資。

劉放、孫資是老臣,自從曹操時代起就擔任秘書工作,是曹魏的“文膽”。劉放文筆出眾,孫資智計過人,兩人合作親密無間,因此從曹操時代幹到了曹丕時代,依舊能夠屹立不倒。

曹丕時,改秘書為中書,大權在握。二人分別擔任中書監、中書令,掌握國家機要工作。曹叡即位,把大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裏,外朝之臣譬如三公就完全形同虛設,而內臣則大大吃香。

劉放、孫資就是典型的內臣。

司馬懿情知內臣不可怠慢,因此與劉放、孫資交情很好。劉放是冀州人,孫資是並州人,在曹魏政權中既非汝潁世家,又非譙沛集團,而是靠直屬皇帝以取得地位。司馬懿是河內人士,與二人都屬於北方人,從鄉裏的關係上看也很密切。借著這層老鄉的關係,司馬懿已經把劉放、孫資變成了自己人。

曹叡病危,身邊的重臣隻有劉放、孫資兩個筆杆子,聽候曹叡的口諭,做好最後的記錄。劉放、孫資伺候曹叡多年,對朝中形勢摸得一清二楚。毫無疑問,按照當前曹叡對於司馬懿的信任度以及司馬懿的地位,司馬懿必將成為首席托孤重臣。司馬懿的上台,對於劉、孫二人無疑是利好消息。雖然他們兩人已經快要退休了,但是他們還有兒孫,需要司馬懿的照顧。

他們拿著筆,擺好簡冊,預備記錄。

曹叡張開嘴,吃力地做最後的人事安排:“以燕王曹宇為大將軍,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共同輔政。”

劉放、孫資麵麵相覷:沒有司馬懿!

曹叡開出的這個名單,都是曹魏宗親。

一號:曹宇

曹操的兒子,少年天才曹衝一母同胞的兄弟。他雖然是皇叔,但比曹叡大不了幾歲,自小與曹叡關係很好。曹宇為人謙恭識大體,得到曹叡的賞識,因此被封為大將軍。

二號:夏侯獻

夏侯家族的後裔,具體是哪位的骨肉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