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勇氣,能創造無限的成就(1 / 3)

你伸手可及的,也許是平坦的,是最正確的,最適合你的,但是卻沒有你想要的驚喜。

勇氣是使人高歌猛進的唯一力量。想要成就偉大事業,就需要勇氣來完成。成與敗,榮與辱,完全在於心中的一念之差,有勇氣去實踐自己心中的想法,就是克服了自己,成功幾率大增,財富亦無可限量,榮譽也將屬於你。如一念之間有所差錯,左顧右盼裹足不前,你就可能成為一個失敗者。

美國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說:“不恐懼不等於有勇氣;勇氣使你盡管害怕,盡管痛苦,但還是繼續向前走。”在這個世界上,隻要你真實地付出,就會發現許多門都是虛掩的!微小的勇氣,能夠創造無限的成就。

有一個國王,他想委任一名官員擔任一項重要的職務,就召集了許多威武有力和聰明過人的官員,想試試他們之中誰能勝任。

“聰明的人們,”國王說,“我有個問題,我想看看你們誰能在這種情況下解決它。不過我有個規定,假如你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好它,那麼就來試試,成功之後,我將重重有賞。但是,如果你不能確信自己可以完成就不要去試,因為不成功那是會殺頭的。”國王領著這些人來到一座大門——一座誰也沒見過的最大的門前。國王說:“你們看到的這座門是我國最大最重的門。你們之中有誰能把它打開?”許多大臣見了這門都搖了搖頭,其他一些比較聰明一點兒的,也隻是走近看了看,沒敢去開這扇門。這時,一位大臣走到大門處,用眼睛和手仔細檢查了大門,用各種方法試著去打開它。最後,他抓住一條沉重的鏈子一拉,門竟然開了。其實大門並沒有完全關死,而是留了一條窄縫,任何人隻要仔細觀察,再加上有膽量去開一下,都會把門打開的。國王說:“你將要在朝廷中擔任重要的職務,並賞黃金萬兩,因為你不光局限於你所見到的或所聽到的,你還有勇氣靠自己的力量冒險去試一試。”就這樣,這位大臣身任重職,也確實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史東是“美國聯合保險公司”的主要股東和董事長,同時,也是另外兩家公司的大股東和總裁。

然而,他能白手起家,創出如此巨大的事業卻是經曆了無數次磨難的結果,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史東的發跡史也是他勇氣作用的結果。

在史東還是個孩子時,就為了生計到處販賣報紙。有家餐館把他趕出來好多次,他卻一再地溜進去,並且手裏拿著更多的報紙。那裏的客人為其勇氣所感動,紛紛勸說餐館老板不要再把他踢出去,並且都解囊買他的報紙。

史東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踢出餐館,屁股雖然被踢痛了,但他的口袋裏卻裝滿了錢。

史東常常陷入沉思:“哪一點我做對了呢?”“哪一點我又做錯了呢?”“下一次,我該這樣做,或許不會挨踢。”就這樣,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曆總結出了引導自己達到成功的座右銘:

“如果你做了,沒有損失,而可能有大收獲,那就放手去做。”

當史東16歲時,在一個夏天,在母親的指導下,他走進了一座辦公大樓,開始了推銷保險的生涯。當他因膽怯而發抖時,他就用賣報紙時被踢後總結出來的座右銘來鼓舞自己。

就這樣,他抱著“若被踢出來,就試著再進去”的念頭推開了第一間辦公室。

他沒有被踢出來。那天隻有兩個人買了他的保險。從數量而言,他是個失敗者。然而,這是個零的突破,他從此有了自信,不再害怕被拒絕,也不再因別人的拒絕而感到難堪。

第二天,史東賣出了4份保險。第三天,這一數字增加到了6份……

20歲時,史東設立了隻有他一個人的保險經紀公司。開業第一天,銷出了54份保險單。有一天,他更創造一個令人瞠目的紀錄——122份。以每天8小時計算,每4分鍾就成交了一份。

在不到30歲時,他已建立了龐大的史東經紀公司,成為令人歎服的“推銷大王”。

可以說,不經過千百次的被拒絕的折磨,就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推銷員。史東有句名言,“決定在於推銷員的態度,而不是顧客……”

所有的成功者都離不開勇氣的支撐,因為太過謹慎而沒有勇氣去推一扇門,所以你可能與成功擦肩而過。當別人成功時你又會羨慕人家的幸運。事實上,命運也給過你機會,可是你沒敢伸手去抓住它,你有什麼理由慨歎命運的不公呢?還是拿出你的勇氣,努力抓住每一次機會吧,你的成功在於你自己而不在於命運的安排。

勇氣是一種滋補劑,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精神藥物,如果期待著自己的偉業,並且相信能夠成就這番偉業的話;如果能讓自己盡早展現出勇氣,並帶著勇氣上路,那麼當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讓我們灰心失望的失敗時,我們會知道那隻是暫時性的,勝利最終會握在手中。

有一天,龍蝦與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隻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麼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也丟棄呢?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連急流也會把你衝到岩石上去,到時你不死才怪呢?”

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不了解,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新殼,現在麵對的危險,隻是為了將來發展得更好而做的準備。”

寄居蟹細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隻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沒有想過如何令自己成長得更強壯,每天隻活在別人的護蔭之下,難怪永遠都不能發展。

對於那些害怕危險的人,危險無處不在。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請不要劃地自限,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你一定會發展得比想象中更好。

隻要一個人內心充滿了勇氣和智慧,就一定能成功,一定會翱翔於藍天。而他的外在條件並不能成為阻礙他成功的絕對因素。沒有必要再來一遍我們生活中所需的許多東西在現實中都是齊備的。也就是說許多東西是可以直接拿來加以運用的,沒有必要再去重新製造一次。但生活中的許多人,對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些有價值的東西似乎並不領情,“重複建設”總是一再上演,而每一次的重複除了人力、財力、物力以及時間的耗費之外,一點兒“收獲”都沒有。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無論是國家、企業還是個人,在改革的初期,在缺乏理論與實踐經驗的情況下,甚至是和原有理論相抵觸的情況下,往往容易在改革的曆程中,遭遇到重重阻力。在沒有可供模仿的標準和借鑒的榜樣時,為了突破各種障礙,自然需要不斷地進行大膽的嚐試,邊幹邊學、“摸著石頭過河”,這些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在改革或改變過程中已經暴露出了嚴重的問題,而且“如何改革(改變)”都已經成為了全民共識和自我接受時,還堅持“隻摸石頭不過河”,就未免會顯得很荒謬很可笑。

在人類已走過了數千年的今天,我們在大多數問題上,都可以找得到解決的答案,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找到過河的石頭在哪裏,然後迅速過河。很多時候,我們不再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借鑒與模仿別人已經做得很好的經驗,就可以了。

聰明的大腦是寶貴的、有限的資源。當這個世界還充滿著其他有待解決的問題時,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不應該被浪費在重新來一遍的無謂的事情上。作為人類的一員,你必須相信其他人的思考是寶貴的——因此,相互間共享信息、解決問題並發布結果就成為了一種道義。這樣大家就可以去解決新問題,而不是重複地對付舊問題。

同時,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建立信心,相信盡管你對某個問題所知不多,但如果一點一點地學習、試探、借鑒和模仿著去做,你最終會比那些自己摸索的人要更快地掌握並解決它。

觀念決定人生,這在敢於冒險的人身上能夠充分體現出來,這種人有較高的成功欲望,他們往往通過冒險來捕捉和創造人生際遇,並在不斷的追求中使人生價值得以實現。

敢於冒險也許不是人們所讚賞的想法,但冒險對於把握機遇卻是最為有效的。顧慮重重的人在觀望和猶疑中時,機遇已經像水一樣從他的指縫中溜走了,我們常說的貽誤戰機,都是這樣的人所為。敢於冒險的人才不會貽誤戰機,而且能夠抓住它,一舉而獲全勝。

敢於冒險是勇者的特質,是一種欲望的驅使,也是一種大智大勇的表現。

梅柯克開辦了一家農機公司,開始的前幾年,生意非常清淡,公司麵臨著破產的危險。為了能夠讓公司起死回生,梅柯克推出了“保證賠償”的營銷策略。梅柯克許諾,在機器開始使用兩年內,如出現故障,由該公司免費維修。

這是一個極具風險的策略,因為收割機出現故障,究竟是人為操作不當,還是質量原因,公司很難調查清楚,因此幾乎所有的公司高級職員都反對這一辦法,建議梅柯克另作考慮。

梅柯克不為所動,因為他的想法來源於對自己產品的反複研究和思考。他認為自己生產的收割機雖然尚有需要改進之處,但質量方麵絕不會出現問題。公司生意不好,在於產品的知名度不高,如果不能在服務方麵給予用戶足夠的保障,就不可能打開營銷局麵,因此,他認為:“投資必有風險,如果本公司不開拓一條新路,是難以為繼的。”

這一策略果然取得了成功,不過數年,這家公司就成了真正的國際性公司。

梅柯克敢想,敢為,敢創新,不因害怕失敗而不去冒險,敢於嚐試,最終成功。這就是現代生意人能夠發財的秘訣!

康德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追求無限和永恒的傾向,這種傾向反映在行為上就是冒險。敢想敢做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在使人衝動的同時卻又給予人們以熱情、活力與敢向一切挑戰的勇氣,成功人士總能在事前預計到種種可能出現的損失,也就是跨出這一步所承擔的風險,但他們不會因此而不敢冒險。

風險總是與機遇並存,機遇也常伴有風險,這是辯證統一的,並且風險越大,其機遇給予的成功指數也越大。為此,隻有你觀察準確,做好判斷,目標明確,那就不妨勇敢去闖一闖,從而克服風險,抓住戰機,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