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時,劉永好又一次動了涉足房地產之念。“在最高潮,大家認為最好的時候,我們反而沒有做,當然,沒有掙錢也沒有被套,我們抓住穀底攀升的時機,我們還要隨著曲線上升。”當別人開始紛紛感到房地產這碗飯是越來越難吃了的時候,劉永好卻意識到機會的存在,他認為房地產業正處在一個逐步上升的區間。劉永好把新希望的房地產開發從一開始就放到了高起點、大規模的平台上。錦官新城作為新希望房地產的開山之作,一問世,首期開盤3天之內銷售1.4億元,創造了成都房地產奇跡。
2000年11月,民生銀行上市,劉氏兄弟分別以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南方希望有限公司的名義擁有民生銀行股份2.03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的12%。2000年,美國《福布斯》評定劉永好、劉永行兄弟財產為10億美元,位居中國內地50名富豪第二位。一位赤著腳走路的中國知識分子,用他的精明踩出了一條億萬黃金路。
劉永好心目中有一個榜樣,那就是李嘉誠。劉永好認真地研究過李嘉誠。他認為李先生原來是做塑料花的,如果一直做下去,相信他會成為全世界塑料花最大的銷售商,但他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現在李嘉誠在適當的時候把握住房地產的機會,成為房地產的超級巨子;又在適當的時候把握住機遇,成為港口、貨櫃、碼頭等領域的巨子;又把握機會成為信息產業方麵的巨子。他時時把握機會,不斷調整方向進行創新,變中有穩,求得穩健發展,從而奠定了超人的地位。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擁有財富,但求財的路上還是走穩一點兒為好,否則很容易掉入陷阱,難以繼續前進。
“聰明”這個詞經常被用到,但究竟什麼樣的人才算聰明人,估計很難去給它下一個確切的定義了。王熙鳳怎麼說也該算是一個聰明人吧?但她“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試想,聰明人都是以精於計算、強出於人而著稱,怎麼會算來算去連自己的性命都算丟了呢?可見,王熙鳳是不是一個聰明人還需進一步考證。
許多人都自認為不是笨蛋,甚至自以為聰明透頂,他們工於心計,善於走歪門邪道,並在得益之時嘲笑別人的呆傻蠢笨、循規蹈矩,卻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朝失手,身陷囹圄,方醒悟自己其實真夠傻得可以。所以,人的聰明之處在於清醒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從正道入手謀利。
3年前,王利接過一家已倒閉的街道辦製膠廠。該廠30來人,倒閉時欠下5萬元外債,拖欠工人9個月的工資。
正當他對製膠廠實施“起死回生術”時,偶然之間獲得一個準確的市場信息,製膠業市場產品過剩。王利得到這個情報後,腦子裏立即就出現了一個“變”字。“變”也要因地製宜,經過數次的調查和考慮,權衡利弊後,他決定從本地區興旺發達的畜牧業突破,以皮革製品殺出一條財路。他就地取材,用皮革製作自行車坐墊、手提包、背包、兒童書包、旅行包等產品,很快占領了市場。債務還清了,工人的工資也補發了。
小本生意獲大利,引來一些掙紮著的小廠紛紛參觀,王利預感到這些人即將成為競爭對手。於是他們廠轉產牛皮鞋、皮箱、山羊革夾克衫等。很多工人都來責問廠長:“那些還在暢銷的產品為什麼要停止生產?”不久,實際情況作了回答:許多來取經的工廠,見他們的原產品本小利大銷售快,回去後爭相大批生產,很快市場飽和、產品滯銷。人家“窮則思變”,而他卻“富則思變”,遠大的眼光和超乎尋常的膽略使他在“商場如戰場”的殘酷競爭中巋然不動,他在別人一哄而上之時轉產新品,市場反而一片興旺。
皮件廠辦得比較順利,新產品也很暢銷,可是王利預想到,僅靠生產一種產品風險大,如果采取“一業為主,多業並舉”的措施,那麼當一種業務不景氣時,其他業務可以馬上擴大,彌補損失。於是決定再上新產品。
一張“首屆A市物資交流大會”的海報吸引了他。本地牛皮資源豐富,皮質又居全國之首,加工牛皮的念頭產生了。從市場上,他了解到“黃牛藍濕皮”在外貿市場上是緊俏商品,於是他立即組織力量生產出了色澤鮮豔的黃牛藍濕皮。這一新產品被外商看中,當即與他們廠簽訂了年供貨5萬張的合同書,由於他們廠的產品質量好,又守信用,所以不久黃牛藍濕皮就出口到日本、新加坡、印度等亞洲各國。
一次,一位農村姑娘來到皮件廠,要買結婚用的皮箱。廠裏的業務員把她領到了庫房,那裏有準備發到各個城市去的航空模壓箱、旅遊箱、輕便手提書箱、帶軲轆的套箱等各式漂亮的箱子,可姑娘一個都沒看中。這立即引起王利的興趣,他思索和研究:如何才能適合農村市場的需求,打開農村市場。農村是個廣大的市場,不去占領它豈不可惜!他立即組織技術人員設計製造出色彩鮮豔、龍飛鳳舞、圖案明朗的帶著鄉土氣息的皮箱。這種龍鳳皮箱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很多農村經銷店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前來訂貨,產值和利潤很快大幅度上升。由此可見,開發一個新產品,就能占領一個市場。
農村市場剛占領,王利又捕捉到一個有價值的信息。他看到一個購貨員穿著一身時髦的西裝,可腳上卻踏著一雙舊布鞋,很不協調。王利不覺上前探問了一下:“您為什麼不穿皮鞋?”“腳氣重,沒福氣穿啊!”這句不易被人注意的話卻撥動了企業家那根敏感的神經:對!研製藥物皮鞋,防治腳氣病。中國人生腳氣病的人多,這可是一個規模不小的市場嗬!他立即向製藥公司和有關科研單位取經、學習,並高薪聘請科研人員研製藥物皮鞋。不久試驗成功,經過上級科研單位鑒定,防治效果達90%以上,新產品獲得了省和國家的科技成果獎。皮鞋一閃亮登場,訂貨單紛至遝來,王利獲得巨大成功,事業如日中天,氣勢逼人。3年後,原來蓋著油氈紙的茅屋變成了七層樓房和寬敞的車間,30來人的小廠變成3500多人的中型企業。
王利的成功實例說明,從正確的途徑贏利,充分用好自己的頭腦和眼光,才可獲得長遠的利益。聰明人若是走邪門歪道算不上真正的聰明,即使勉強稱之為聰明也隻能是小聰明而已,成不了大器。
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說明:金錢對任何社會、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錢是有益的,它使人們能夠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個人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在對他人和社會做著貢獻。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承認,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卻又是萬萬不能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擁有一定的財產:寬敞的房屋、時髦的家具、現代化的電器、流行的服裝、小轎車等,而這些都需要錢去購買。人們的消費是永無止境的,當你擁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東西之後,你會渴望得到新的、更好的東西。
不能否認,金錢是世界前進的原動力之一。不要忘記,正是美國巨富洛克菲勒先生捐出了一塊地,使之後來成為聯合國的所在地。沒有巨大的財富,是很難想象能做這樣一件流芳百世的大事的。
一些知名的富翁,如著名僑商陳嘉庚、香港船王包玉剛、電影業巨子邵逸夫等人,都曾投入巨資修建學校等公益事業,從幫助缺乏資金的窮人的事業中得到滿足。把你辛辛苦苦賺到的錢拱手送人似乎是愚蠢之舉,但當你為一項公益事業做貢獻時,你得到的是莫大的快樂。
為有益的事業捐款,你永遠不會為此懊悔。可以彌補你內心對某些事的負罪感。有人或許會批評這種用金錢換取人生平和的做法,但這種慷慨地給予行為的實際結果是有益於社會的。
洛克菲勒在認識到自己因金錢而身體情況漸差時,他聽從了醫生和助手的建議,決定捐款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但在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不願接受他的捐贈,即使是自視為寬容大度的教會也曾把他捐贈的“髒錢”退回。但誠心終歸能打動人,漸漸地人們接受了他的誠意。
然而,找他捐錢的人太多了:無論早晨或夜晚,上班時間還是用餐時刻,都會有人來請他捐錢。有一次,在一大筆捐款之後,一個月內請求捐助的人數竟超過5萬人。由於洛克菲勒要求每一筆捐款都必須有效地使用,所以每一次申請均須經仔細調查。麵對那麼多的求助者,他急得跳腳。
他的助手蓋茨提出忠告:“您的財富像雪球般愈滾愈大,您必須趕緊散掉它。否則,它不但會毀了您,也會毀了您的子孫。”
洛克菲勒告訴蓋茨:“我非常了解。請求捐助的人實在太多了,但我一定要先弄清楚他們的用途才肯捐錢。我既無時間也無精力去處理此事,請你趕快成立一個辦事處,負責調查事宜。我根據你的調查報告采取行動。”
於是,在1901年,設立了“洛克菲勒醫藥研究所”;1903年,成立了“教育普及會”;1913年,設立了“洛克菲勒基金會”;1918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夫人紀念基金會”。
他逝世於1937年,享年98歲。他死時,隻剩下一張標準石油公司的股票,因為那是第一號,其他的產業都在生前捐掉或分贈給繼承者了。
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也說:“一個人死的時候還極有錢,實在死得極可恥。”
洛克菲勒將大量聚集的財富以捐贈的形式使之各得其所,為社會創造了更多財富,同時也為自己換回了良好的聲譽,並贏得了健康和快樂。可見,金錢的利用價值不僅僅可以為滿足自身需要服務,而且還會塑造出崇高的人生。所以,當你有錢時,不要做一個到死的時候還極有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