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摻合料與高效減水劑雙摻法則
HPC的配製必須發揮活性摻合料與高效減水劑的超疊迭加效應,從而達到減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密實砼內部結構,使混凝土強度持續穩定地發展,耐久性得以改善的目的。從而使混凝土具有高電阻和低電滲成為可能。
總之耐久性好的HPC配合比設計關鍵是用水量低(減少滲透性,摻減水劑改善工作性),水泥用量少(降低受侵蝕、減少單位體積砼的堿含量、CH和C3A的含量),骨料用量增多(增加砼結構的穩定性),采用礦物摻合料(抗滲與固體)。
依據美國ACI318-95標準和中國JGJ55-2000規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設計應考慮到以水灰比(W\/C)、水固比(W\/S)、用水量(W)、水泥用量(C)、含砂率(SP)、電阻值和電滲值為設計技術參數,並考慮到限縮阻裂、抗滲、抗凍和抗碳化等指標來設計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對C40以上的高性能混凝土,要求W\/C≦0.42、W\/S≦0.07、SP≯40%、W≦160kg\/m3,90d電阻值≧20kΩ-cm、90d電滲值≦2000C,對預防堿骨料反應的混凝土要求堿含量≯3.5kg\/m3,對有抗凍要求的混凝土抗凍指標≧F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