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配製高耐久混凝土的水泥一般應為品質穩定的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矽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宜為42.5級,且不低於32.5級。矽酸鹽水泥和普通矽酸鹽水泥宜與礦物摻和料一起使用。對於環境嚴重作用下的混凝土,應采用矽酸鹽水泥與大摻量礦物摻合料一起配製或采用專用水泥。如使用含有摻合料的水泥(如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則應了解水泥中的摻合料品種、質量和摻量,與配製混凝土時加入的礦物摻合料一起計算混凝土中所有摻合料占膠凝材料總量的百分比。
為改善混凝土的體積穩定性和抗裂性能,通常,矽酸鹽水泥或普通矽酸鹽水泥中的C3A含量一般不宜超過8%,水泥比表麵積不超過3500cm2\/g,遊離氧化鈣不超過1.5%,大體積混凝土宜采用C2S含量相對較高的水泥如貝利特水泥。當混凝土可能受硫酸鹽、氯鹽和酸等侵蝕時,對水泥種類及水泥C3A含量等的要求應符合有關規定。
為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水泥的含堿量(按Na2O當量計)不宜超過水泥質量的0.6%;但如采用礦物摻合料,且混凝土內的總含堿量(包括所有原材料)不超過3.5kg\/m3時,則為抗裂考慮的水泥含堿量限製可適當放寬。礦物摻合料中的堿含量應以其中的可溶性堿計算,按試樣中堿的溶出量試驗確定(當無檢測條件時,可暫考慮粉煤灰中的可溶性堿約為總堿量的1\/6,礦渣的約為1\/2)。
當鋼筋混凝土的使用環境有氯鹽作用時,應選用氯離子含量盡可能低的水泥。如使用環境無氯鹽作用,鋼筋混凝土所用水泥的氯離子含量也不宜超過水泥重的0.2%(對鋼筋混凝土)和0.1%(對預應力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