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1 / 1)

繪者:郝玉偉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是《莊子·秋水》中的一篇語錄體議論文,創作於戰國時期,記敘了莊子與惠子兩位辯論高手同遊於濠水的一座橋梁之上,俯看鰷魚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因而引起聯想,展開了一場人能否知魚之樂的辯論。其題雖小,其旨甚大。

本圖從研讀和鑒賞的角度出發,分為了論辯、知義、品思和悟道四個部分進行展開,充分感受文章的無窮韻味。

第一個部分是論辯,主要對辯論的主題及整體情況進行概述。

第二個部分是知義,就是要全麵知曉文義,分別從故事背景、故事趣味、朗讀技法和文言現象等四個方麵展開。“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這句話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之後通篇采用對話形式展現辯論過程。通過細解全文,整體感知文章的架構和語言特點,讀懂吃透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還有就是朗讀技巧,特別是這種對話體的文章,要根據人物特點,注意語氣變化。比如開頭惠子表達的是疑問,語氣就輕一點。莊子對答用的是反問,語氣要加強一點。在朗讀過程中要善想象,即朗讀時要在腦海中再現濠梁之上二人的對話情境。要讀出真性情,就要多揣摩人物心理和性格,讀出當時的情形。最後是文言現象,不論是學習文言文還是品讀文言文,一定得掌握一些文言現象,這樣才能全麵深刻地解讀文義,這篇文章的重點文言詞語就“是”“安”“固”“之”這四個,還有倒裝句和判斷句這兩種特殊的句式。

第三個部分是品思,也就是品讀人物品性和思想,分別從人物派別、品性和思想三個維度展開,進一步加深對兩人的不同思想和不同性格的把握。

第四個部分是悟道,就是通過這個故事悟出一定的道理,包括辯論之道、人生之道、交友之道、莊子的文學之道即莊子文學的藝術特色和特點。這也是學習或鑒賞文言文的心得體會和感想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