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藝術欣賞讀物(1 / 3)

《花木蘭》reference_book_ids\":[7239576194931231777]}],\"20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0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10,\"start_container_index\":20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6},\"quote_content\":\"《黎明》reference_book_ids\":[706971902709806186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0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2,\"start_container_index\":20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8},\"quote_content\":\"《無題》reference_book_ids\":[7126936359880625167]}],\"8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07,\"start_container_index\":8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03},\"quote_content\":\"《卡門》reference_book_ids\":[729339560334459188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9,\"start_container_index\":8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4},\"quote_content\":\"《小夜曲》reference_book_ids\":[7025502881398688782,707595097090294070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9,\"start_container_index\":8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4},\"quote_content\":\"《茶花女》reference_book_ids\":[7294563922126834724,7070438695261785102,7267077381641210943,6915002082147699725,6989191450676169735]}],\"11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start_container_index\":11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quote_content\":\"《向日葵》reference_book_ids\":[708890537804117095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82,\"start_container_index\":11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77},\"quote_content\":\"《向日葵》reference_book_ids\":[708890537804117095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start_container_index\":11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quote_content\":\"《向日葵》reference_book_ids\":[708890537804117095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82,\"start_container_index\":11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77},\"quote_content\":\"《向日葵》reference_book_ids\":[7088905378041170952]}],\"9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9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75,\"start_container_index\":9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70},\"quote_content\":\"《小夜曲》reference_book_ids\":[7025502881398688782,7075950970902940709]}],\"9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9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start_container_index\":9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quote_content\":\"《小夜曲》reference_book_ids\":[7025502881398688782,7075950970902940709]}],\"11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91,\"start_container_index\":11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85},\"quote_content\":\"《青銅時代》reference_book_ids\":[7301975882015443987,6933974701010062344]}],\"9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9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3,\"start_container_index\":9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quote_content\":\"《命運交響曲》reference_book_ids\":[7049604123737459720,720614281375331431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作者:陳平、孫長根

成書時間:1997年

該書特色:全麵的文體、藝術知識,適合不同層次的讀者閱讀

欣賞是一種享受,它能陶冶情操,增進知識;欣賞也是一種休息,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餘,聽上一曲交響樂或一段戲劇,可以使你消除疲勞,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欣賞是美好生活的必備調料,沒有它,很難想象,人類的生活會變成怎樣,有了它,你的生活內容將無比豐富,生活質量也會得到提高。

當前,我國的中小學教育體製還沒擺脫“考試教育”的限製,中小學生的書包日益繁重,課餘活動也被數理化和英語所侵占,這對於中小學生的全麵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未來的人才,不是那些僅僅有知識的人,而是那些素質全麵、視野開闊的人。

《藝術欣賞入門》這本書,不僅係統地介紹了欣賞活動的各種知識,而且介紹了各種欣賞方法,是一本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藝術欣賞入門書。

全書共分八篇。第一篇為音樂欣賞篇,介紹輕音樂、西洋樂曲、民間音樂、流行歌曲、交響樂、民族器樂器等的有關知識和欣賞方法給予了介紹。

第二篇主要介紹藝術欣賞。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來具體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本篇對雕塑藝術、建築藝術、人體藝術、剪紙藝術、時裝表演、郵票藝術、攝影作品、園林藝術、名勝古跡等方麵的知識和欣賞方法。

第三篇是舞蹈欣賞篇。舞蹈以各種富有藝術感染力的造型動作,構成有美感的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它還是人們進行自娛和社會交際的一種工具。本篇對各種舞蹈藝術欣賞的方法有著詳細的描述,如民間舞蹈、交誼舞、芭蕾舞、迪斯科、霹靂舞等。

在第四篇中,你可以找到影視欣賞的方法和相關知識,中外電影的欣賞、電視劇的欣賞和各種電視節目的欣賞皆囊括其中。

第五篇是書畫欣賞篇。書畫藝術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包括書法、中國畫、壁畫、篆刻、碑帖等,本篇係統地介紹了他們的發展曆史、流派以及欣賞方法。

第六篇為戲曲欣賞篇。係統講解京劇、昆曲、河北梆子、評劇、豫劇、黃梅戲、滬劇、越劇、粵劇、川劇、曲藝等的相關知識和欣賞方法。

第七篇。人類需要文學,因為它可以掃除我們心靈上的塵垢,給我們帶來希望、勇氣和力量。本篇不惜筆墨,把中國小說、外國名著、古典文學、散文、詩歌、對聯等的欣賞方法呈現在讀者眼前。

第八篇為體育欣賞篇。介紹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台球、保齡球、門球、橄欖球等各種體育比賽的知識和欣賞方法。

本書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廣泛性。在這本不到二百頁的小冊子裏,讀者幾乎可以找到關於文化、藝術、體育活動等方麵的任何知識和欣賞方法,音樂、舞蹈、影視、戲曲、文學和體育等皆有論述,是一本文化生活的工具書。二是通俗性。本書是為人們的生活服務的,因此文筆非常簡練老到,雅俗共賞,通俗易懂,適合不同年齡、不同愛好、不同層次的讀者閱讀。

……第一小提琴象似一位健談者,第二小提琴是他的朋友。

很少表白自己,大提琴是一位莊重的人,至於中提琴,則是一位善良而有些饒舌的婦女……”

最好的戲劇也不過是人生的一個縮影;最壞的隻要用想象補足一下,也就不會壞到什麼地方去。

藝術的生命就是深刻的思維和崇高的激情,必須賦予藝術以性格和狂熱,熾熱不會毀滅藝術,毀滅它的是冷酷。

作者:程方平

成書時間:1999年

該書特色:國內第一本藝術類百科全書,係統、詳盡、全麵

藝術與人類文明同源,自有人類開始,人們就不斷地創造藝術、享受藝術、熱愛藝術。在中國古代和古希臘,人們把對後人教育概括為“六藝”或“七藝”,那些能給人類帶來美滿幸福的知識與技藝都命名為藝術。

藝術的教育及修養之所以重要,不僅是因為藝術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調節人的精神,還因為藝術的創造、體驗和享受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有藝術素養的人,思維更加開放和靈活,反之,一個民族就會死氣沉沉。近代以來,許多哲人賢達常將藝術與科學相提並論,認為這兩者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是幫助人類創造美好生活的杠杆。

為使廣大青少年能更多地了解藝術世界,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與科普研究所、北京市四中的一批專家和學者編寫了該書。廣大青少年朋友在閱讀該書時,不僅要了解藝術的技法與知識,更應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藝術素養,學習相關的藝術理論,不斷地豐富自己,踏著堅實的腳步,創造美好的生活。

本辭典共包括美學、音樂、舞蹈、中國美術、工藝美術、外國美術、古代建築藝術、室內設計藝術、戲劇、攝影、電影、語言藝術等數十個門類的內容,每一門類下又包括幾十個條目,全書共668個條目。該辭典的主要框架如下:

美學:美學理論、西方美學、中國美學。

音樂:音樂知識、樂器、音樂家、音樂欣賞。

舞蹈:關於舞蹈的定義、種類等30個條目。

美術:美術的相關知識和理論。

外國美術:外國美術名詞術語及流派、外國美術家、外國美術作品。

中國美術:中國畫的一般知識、中國畫的流派、曆代著名畫家、中國名畫及雕刻作品、畫論和畫譜、書法一般知識、書體、著名書法家、碑法和書法論著、書法典故、書畫欣賞、書畫工具、中國書畫的裝禎、篆刻等。

工藝美術:彩陶、青銅器、蕪湖鐵畫等多種工藝美術品的知識。

古代建築藝術:鬥拱、廓、鍾鼓、天守寺塔、北京白雲觀等古代建築的相關知識。

室內設計藝術:關於室內設計的相關理論。

戲劇:戲曲、戲劇人物等。

電影:關於電影的相關知識和電影理論。

攝影:主觀主義攝影、自然主義攝影等流派和全息攝影等攝影技術,以及攝影的相關知識條目。

健美:關於健美的相關知識。鑒賞與評析

該辭典是迄今為止第一部專門為青少年編寫的藝術類百科全書。該書有幾大顯著特點:

第一,內容全麵。如上所述,該辭典幾乎把藝術的相關知識都包括在內,從美學、音樂到建築藝術,都有詳細資料。

第二,分類科學。藝術是分層次的,既包括藝術理論,美學思想,流派和人物的特色;也包括各類實用藝術及其相關的知識、技能、工具等等。一本辭典的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書的邏輯體係。該辭典對藝術所做的分類比較科學,給人以一目了然的感覺,內在邏輯性也較強。

第三,解釋充分。該辭典在對子條目進行分析解釋時,既籠統、又不流於形式,而是能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征,用寥寥數語概括出事物的特征和屬性,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然,這本書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編輯條例上仍需進一步修改、細化,在子條目的選擇上尚需進一步推敲。

作者:李淩

成書時間:1980年

該書特色:清新的文風,獨到的見解,全麵的歌唱藝術評論

李淩是一位著名的音樂理論家,廣東台山人。1938年入延安“魯藝”音樂係學習。畢業後留校在高級研究班當研究員,後任教務處教育科長。1940年在重慶創辦《新音樂月刊》,任主編。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任育才學校音樂組主任。後轉赴上海、香港,北京等地繼續主編《新音樂月刊》,1946年創辦上海中華星期音樂學校、香港中華音樂學院,任校長及副院長。新中國成立後,曆任中央音樂學院副教務主任、中央歌舞團團長、中央樂團團長、中央音協副主席。主要著作有:《音樂雜談》、《音樂漫談》、《歌唱藝術漫談》、《音樂雜談第二集》、《新音樂論》、《指揮法》、《廣東音樂》(一、二集)、《樂話》、《音樂藝術隨談》等,是音樂界頗有影響的評論家。

《歌唱藝術漫談》一書是李淩於文革期間寫成的,1962年準備出版時,因受到“四人幫”的迫害而被迫取消。

該書對歌唱藝術作了較為全麵的介紹和評論,全書共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歌唱藝術的風格問題》。作者以古典詩詞和現代歌曲為例,闡述了歌唱藝術的不同風格。作者提出,藝術是“菊有多種,顏色不同”,同一個歌唱家的創作和演唱風格會隨著時代變化,思想認識等而發生變化。從總體上看,歌唱藝術的風格可分為剛健、豪放風格和含蓄、柔婉風格兩大類。在每一大類下,又包括了大同小異的各種風格,剛健、豪放風格包括率直、明快風格,熱情、豪放風格,華麗、濃重風格,潑辣、尖刻風格等;含蓄、柔婉風格下包括純樸、輕淺風格,曲折、隱秀風格,淡古、恬靜風格等。

第二部分是《雜論》,著重談歌唱藝術與政治、生活、技巧等關係問題。作者對歌唱藝術風格的形成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鼓勵歌唱家盡可能使自己的表演力和風格寬闊一些。作者認為,隻有情和聲高度結合,使聲更好地為情服務,才能使歌唱具有更高的生命力;演員要多接觸生活,這樣才能增強自己歌唱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是《聽唱隨筆》,作者對蔡紹序,蘇風娟、馬玉濤、陳瑜、郭頌等我國老一輩著名歌唱家的藝術特點和表演風格進行了評述,從中得出了一些富有啟發意義的結論。比如,通過對黎信昌的演唱風格的品評,作者指出,歌者要能做到“精於謀篇”和“用己之長,避己之短”。所謂“精於謀篇”,就是要歌手在吟味構思時,對曲作的章節、段落作精密、妥善的設計,語句的起伏、轉折、音色、力度、速度等要作相應的安排。此外,還必須深入歌曲的內部,發掘和掌握歌曲的最深的真意,采用最貼切的意趣來表現它,要設想渲染得深刻得體。所謂“揚長避短”,就是說歌手要善於根據自己的個性、氣質和特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歌曲。

作為一名老一輩著名音樂理論家,李淩有著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良好的藝術素養。厚積而薄發,逼人的才氣使得李淩的文章特別耐讀,他的音樂評論見解獨到,分析精辟,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