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藝術欣賞讀物(3 / 3)

作者:甄巍

成書時間:1999年

特色之處:幽默的語言,獨特的風格,藝術性與趣味性的最佳結合。

甄巍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係的教授,他早年畢業於專業美術學院,獲得藝術碩士,理論功底十分紮實。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他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獨特的講課風格和深入淺出的語言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歡。

甄巍在該書中的前言中說:“擺在麵前的這本書,是專為那些被‘美術’這個東西所迷惑和嚇唬住的朋友們準備的。”也許正是出於這個目的,這本書才顯得十分精致,通俗,令人愛不釋手。

少年朋友們在使用該書時,首先要置“權威”於不顧。美術由於它的形象性質,在傳遞視覺信息給不同的個人時,結果會很不一樣。因為個人的感性經驗是受許多因素影響的,不存在看一幅畫“應當”產生什麼樣的感覺的規定。感覺在本質上是個人的,經驗性的。許多知識,僅僅是為了說道理而說道理的自圓其說,因此,欣賞藝術品首先應從你的視覺,觸覺等出發。

其次是要有一種參與精神,對於書中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思考,這將加深你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背後的文化內涵的理解,也會使你的眼睛、耳朵、手指和心靈更加靈敏。

作者以幽默、流暢的語言對古典美術進行了介紹。這裏的古典美術,作者界定為19世紀後期,工業化時代以前的美術發展史。

古典美術涵蓋著人類前半程的文化,是全方位的、立體的而又神秘的,它像發射五彩光束的光源,向四麵八方施放著影響。

作者認為,古典藝術理論的實質是相信有一種存在於自然之外的東西,即柏拉圖的“理念”說。古典美術有高度靜態的美感。古典美術作品都是自然的獨立物,是完整和不可變更的,幾乎所有被描繪的主體都是以最有特征、最完整的方式來體現的。古典美術的創作者們把一張作品看作是一個縮小的自然,必須有一定的秩序。

由此,作者指出,理解古典美術作品,必須理解其精神而求對他們的影響,而均衡也是古典作品中最為常見的構圖因素。

從總體看,該書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知識性的,介紹美術史是怎樣的,規律有哪些;二是文化性的,介紹為什麼這樣,以及由此可以推導出什麼。

在讀《如歌的行板》這本書之前,你也許還對美術感到神秘和奇怪,認為古典美術像UFO一樣遙遠而沒有意義。但如果你讀了這本書後,你便會明白,美術隻不過是一種造型藝術,古典美術是那麼綺麗多彩!。

這一切,皆緣於兩點:

一是作者幽默的語言和活潑的風格。古典美術古老而複雜,而作者卻用詼諧的語言把你帶到了迄今幾萬年前的岩洞裏,去參觀留在岩壁上的野牛畫像,把你帶到北非的連天大漠中,讓你欣賞金字塔中的埃及壁畫……作者像一位出色的導遊,指引你穿越時光的隧道,追溯人類美術的起源;又像一位傑出的老師,泉水般細言慢語;引導你邁入藝術的殿堂。

二是精致的設計和豐富的圖畫。這書中收入了大量的名家作品,雖然是縮印本,但也令人賞心悅目,難以釋手。在書香墨韻中,不僅有可供汲取的大量精彩文字,還配有可供欣賞的大量名畫,這使你在學習古典美術的同時,也能體驗到“讀書”的獨有樂趣。

作者對美術的真諦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把握,因而能夠駕輕就熟,把音樂藝術的感覺與美術藝術有機融合,著重介紹古典美術的欣賞規律與方法,從形式、情感、曆史等美術學諸多因素出發,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麵探索古典美術藝術傳統的核心內容。

用一句話概括這本書,即“集普及性、趣味性與專業性於一體”。該書貼近青少年的實際需求,深層次的專業知識和普及性有機協調,趣味性堪稱一流,而知識性也非常強,很值得一讀。

選擇最好、最有力、最真實的形象是美術家最自由也是最專業的一件事情。

最後再告訴大家一個二字箴言:胡畫!

這是我的一個老師曾經告訴我的,而我透露給大家,作為免費贈送的小禮物。

不過在“胡畫”二字的後麵還要加一層注解:必須要有真情實感地胡畫。所有的大師在循規蹈矩地學習之後,必須經過反複不斷地胡畫才能自由地表露自己的心聲。

美術本來就帶有遊戲的成分。遊戲才能率真、才能純潔、才能放鬆、才能讓我們畫下去而不致於被畫煩死。

古埃及人並沒有把活著和死去看得那麼截然。死者隻是去天上玩了一圈,隨時要回來。死亡並不是絕對的事情,生命卻有永恒的意義,就像尼羅河水,今年退下去,明年還會漲上來,還會帶來穀物的豐收。不過這與中國的“輪回”觀還不一樣,因為在中國一個人死了,下輩子可能投生為“皇帝”,也可能投生作個“犬馬”。而在埃及,法老回來還是法老,奴隸回來還是奴隸,別忘了,它是奴隸製喲。

神具有最典型、最健康、最智慧的人的特性;最強壯、最敏捷(像奧林匹克運動員)、最美麗、最聰明的人同樣被看成下凡的神。

大家都知道,在一件事發生之後議論它發生的原因是一件比較容易也比較無聊的事情。

作者:龔華、關平等

成書時間:1997年7月

該書特色:猶如一位智慧的長者和熱情的向導,帶領讀者進入中外建築藝術的殿堂

跨世紀的人才需要智慧的頭腦,美好的青春和人生離不開高雅的藝術。《空間的藝術》一書將引導中學生和青少年朋友跨入繽紛的藝術殿堂,去獲取知識的滋養、享受美的芬芳。

《空間的藝術——中外建築精品欣賞》是少年兒童出版社推薦出版的“藝術長廊叢書”之一,是青少年朋友接受美學教育,享受藝術薰陶的啟蒙性讀物。它以通俗、流暢的文筆、圖文並茂的形式,生動介紹了古今中外108座建築精品的概貌及其藝術特色。它猶如一位智慧的長者和熱情的向導,帶領你去參觀中國的長城、故宮和東方明珠電視塔;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羅浮宮和巴黎聖母院;意大利的羅馬大角鬥場以及澳洲悉尼歌劇院……那些人類智慧的結晶,雄偉壯麗、巧奪天工,會使你目不暇接,大開眼界。當你讀了這本書,既可增長知識,了解這些建築精品的精髓所在,又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身的藝術素養和品位。真可謂“一書在手,世界遍遊”。

《空間的藝術》是介紹古今中外著名建築作品的著作,其內容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麵:

一、陵寢類建築:有被稱為世界曆史第一奇跡的古埃及金字塔,有被稱為“印度的珍珠”的世界建築藝術極品“泰姬·瑪哈爾”陵,更有千古之謎的中國西安秦始皇陵,以及中國的明長陵等;

二、帝王宮殿類建築:有歐洲的藝術聖地——羅浮宮,歐洲古典園林的傑作——凡爾賽宮,氣勢恢弘的中國大唐宮殿——大明宮,金碧輝煌的中國紫禁城——北京故宮,以及建在世界屋脊的宏偉建築——布達拉宮等;

三、古教堂,寺廟等宗教類建築:有莊嚴沉重的古埃及卡納克·阿蒙神廟,歐洲古建築的泰頭帕提農神廟,古羅馬穹頂建築的典範——羅馬潘提翁神廟,西班牙的伊斯蘭教清真寺與科爾多瓦大禮拜等,哥特式教堂的經典之作——巴黎聖母院;意大利中世紀最重要的建築群——比薩教堂群,德國“巴洛克”的代表作——十四聖徒朝聖教堂,中國大唐木構建築珍品——五台山佛光寺,中國北魏時期的著名石窟——大同雲崗石窟,世界上現存唯一的木結構寶塔——中國應縣木塔等;

四、標誌性,園林類建築:法蘭西的驕傲——埃菲爾鐵塔,後現代派的傑作——新奧爾良市意大利噴泉廣場,人類勝利的凱旋門——巴黎德方斯巨門,地球上最偉大的人工建築——中國萬裏長城,中國北方園林的代表作——北京頤和園。

五、體育、音樂、文化類建築:

古羅馬建築傑作——羅馬大角鬥場,歐洲最美麗的客廳——聖馬可廣場,現代主義運動的搖籃——豪斯校舍,本世紀最美麗的建築——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被稱為“赤身裸體的建築”的——蓬皮杜文化和藝術中心,中國最大的體育運動中心——北京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

六、現代政治、商業、服務類建築

美國獨立的紀念碑——美國國會大廈,大地震的避難所——東京國際飯店,摩天大樓的“大哥大”——世界貿易中心,芙蓉出水,鶴立雞群——香港中銀大廈等。

建築曾被稱為:凝固的音樂。“中外建築精品欣賞”則是一曲建築藝術發展曆史的交響樂,一首集中閃爍人類建築進步、紀實世界建築雄姿的史詩。

但願青少年朋友們在欣賞《空間的藝術》之中,能深深地理解“創造”一詞的含義。

這裏,建築長河中傑出經典,古建築泰鬥,現代建築先鋒,各種流派思潮的代表薈萃,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偉大創作……無論世人熟悉的、陌生的、閃光的、恬淡的都意象淋漓,明晰可解。《空間的藝術》選編的108項建築作品無疑都是地域的、國家的、民族的、都市的豐姿異采,可以說是人類社會曆史進程中的時代反映、時空見證,是優秀民族傳統與建築文化的寶貴遺產。

所以,這並非一般意義的建築科普介紹,而是意境博大的吮吸,理性知識的藝術升華,是青少年讀者、建築藝術愛好者乃至專業人士、藝術家也都值得品味的作品。讀者可以情牽社會、曆史、經濟、文化民族、宗教各個領域,可以所思所想建築技術與藝術碰撞、融洽的生命活力,從而悟出更多的畫外音、溢出更多的題外話。著名畫家馬蒂斯說過:對於藝術家沒有比畫一朵玫瑰更困難,因為他必須忘掉在他以前畫過的一切玫瑰才能創造。

時間泯滅了一切可能的證據,大埃及金色的大漠中莊嚴聳立的金字塔給未來留下了永恒的謎。

由於虛實、明暗、方園對比豐富,光影富於變化,因此它(羅馬大鬥獸場)雖然形體單純,渾然無始終,卻仍顯得完整精致。

凱旋門包含著炫耀的成分,它獨特的形製是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這種漫無際涯的超然氣氛與發誓對真主完全順從的禮拜聲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伊斯蘭建築的憂鬱性格。

(阿爾罕布拉宮)呈現出一種略帶頹廢的傾向,它所傳達的沒落氣息,預示了這個王朝的最後命運。

它(華西裏·帕拉仁諾教堂)斜對紅場,充分展現出複雜的形體,旋升的穹頂像火焰一樣,散發著永恒的歡樂。

如今,隻有這個(泰姬·瑪哈爾陵)刻骨銘心的愛情的傑作,仍然在默默地為世人展現著迷人的風采。

作者:藍鐵、鄭朝

成書時間:1993年4月

該書特色:展示中國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書法藝術沿革及流派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藝術。

介紹中國書法的書林林總總。我們為什麼要推薦這一本《中國的書法藝術與技巧》給廣大的青少年朋友呢?這是因為,在書法藝術方麵,這本書從我國的書法藝術曆史發展的角度,概括出了一套係統的、科學性的理論,通過這些理論,我們不僅僅是了解了什麼是中國書法,而且更進一步把握了中國書法藝術的規律。

《中國的書法技巧與藝術》把中國書法藝術的各個方麵,有機地形成一個整體,使你在閱讀本書時,能夠觸類旁通,全麵掌握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變化和技巧。

作為青少年書法愛好者,我們的目的並非是人人成為書法研究人員,我們的目的隻要懂,這種懂決不是一知半解,它的最起碼要求是要掌握技巧,要會運用這種技巧創作出自己的書法作品來,然後再上升到藝術這一層次去。

從上述我們可以知道,《中國的書法藝術與技巧》是我們青少年朋友學習書法的較好的教材之一。

中國書法是我們民族永遠值得自豪的藝術瑰寶。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藝術都無與倫比的深厚的群眾基礎和高級藝術的特征。

本書從曆史發展的角度闡述了這一藝術的產生、發展、興盛的全部過程:從大篆——小篆——隸書——楷書,以及曆代書法家,作品及藝術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種書法流派。這各種各樣的風格,各種各樣的流派大大地豐富了我國的書法藝術寶庫,也正是因為如此,書法藝術作為一門學問,才值得我們去學習、探索和研究。

在我們接受了書法藝術美的熏陶感動之後,我們必然要追求創造這種美的方法。這就是該書技巧部分向青少年朋友介紹的內容。這裏,書中介紹了初學者的臨摹法,執筆用筆法;介紹了入門之後的分體法,其中包括正體字的楷法、隸法、快書字的行法、草法以及古體字的篆法等等;在基本功打好之後,還向青少年朋友介紹了書法藝術的品評法,特別是關於書法的筆線美,整體美、章法美、意境美諸方麵,對我們學習書法都有一定的指導和啟發的意義。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藝術。中國書法雖然年代久遠,曆盡滄桑,卻總以不同的風貌反映出時代的精神。表現出永葆藝術青春的強大生命力。

距今三千多年前,當中華文明還處於繈褓中時,作為萌芽狀態的書法藝術便誕生在黃河母親的搖籃裏。正如郭沫若所說:“中國的文字,在殷代便具有藝術的風味。殷代甲骨文和殷周金文,有好些作品都非常美觀。留下這些字跡的人,毫無疑問,都是當時的書法家,雖然他們的名字沒有留傳下來。”(《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其後,隨著社會的發展,由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而為小篆,而為隸書。這些古老的書體,在後世雖不為社會生活所常用,但作為書法藝術品類,仍有專門書家進行研習,流傳至今,代有傳人。至於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行書、楷書諸體,雖然出現較晚,距今也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曆史,仍然屬於古老藝術的行列。

自漢、魏以來,書法藝術已逐步在群眾中普及。唐、宋而後,愛好書法更是蔚然成風。

由於書法藝術植根於廣大群眾的沃土之中,因此它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奇花竟豔,異彩紛呈,傳世作品極其豐富。

中國書法作為一種特殊的、奇異的藝術形式,它的影響,不僅遍及於中國繪畫、雕塑、園林建築,而且滲透到西方繪畫領域。

在我們了解了中國書法發展的曆史,了解了形成書法藝術的特殊的條件,了解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美學特征,並掌握了他,我們會對自己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作者:林路

成書時間:1999年7月

該書特色:探究攝影的藝術底蘊

《西方攝影流派與大師作品》是作者林路十幾年研究攝影藝術的精典之作。在攝影已經深入到千家萬戶的今天,我們有必要把這本主要探討攝影藝術的著作介紹給青少年朋友。本書把攝影提高到藝術的層次,所以,它不是一本普通的介紹如何攝影的書。

攝影作為伴隨現代光學技術產生的藝術,從達蓋爾攝影術誕生至今,已近160年了。如今,盡管大家對攝影都不陌生,但卻沒有多少人探究過攝影的藝術底蘊。甚至許多人就根本不認為也不承認攝影有什麼藝術,也曾有人挖苦地評論說攝影史是鸚鵡學舌的曆史,而隻有繪畫才是真正的藝術。

今天,在讀了《西方攝影流派與大師作品》之後,我們希望青少年朋友能有不同於前人的認識與感受。

本書內容包括兩個方麵內容:一是介紹了西方主要攝影流派。二是介紹了西方主要攝影大師的作品。

攝影流派是指一批誌同道合的攝影家,在共同的理論旗幟下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創作特點的攝影派別。該書所介紹的攝影流派主要有:

以奧斯卡·雷蘭德和亨利·魯濱遜等人為代表的早期高藝術攝影;

早期寫實主義攝影和畫意攝影;

1889年以英國攝影家彼得·埃默森為代表的自然主義攝影;

19世紀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盛行於法國的印象派攝影;

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前期發展起來的社會紀實攝影;

20世紀初形成的物力主義攝影;

1912年開始形成的抽象攝影;

起源於1913年俄國的結構主義攝影;

1922年—1937年發展起來的象征主義攝影;

20世紀20至30年代發展呈現出高峰的浪漫主義攝影;

從1924年法國文藝理論家布萊頓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為標誌而形成的超現實主義攝影。

該書所介紹的西方攝影大師作品主要有:雷蘭德的《人生的兩條道路》、魯濱遜的《拍攝前的素描稿》、戴的《無題》、奧沙利文的《死亡的收獲》、勒古雷的《海上的雙桅船》、湯姆森的《流動商販》、納達爾的《薩拉·本哈特》、沙耶的《黎明》、約翰斯頓的《利物浦——印象》、亞曆山大·凱利雷的《夢幻》、來斯頓的《卷心菜葉》、亞當斯的《月升》、海固的《10歲的紡織工人》、伊文思的《阿拉巴馬的兒童》、艾森斯塔特的《埃塞俄比亞士兵的腳》、呂布的《剛果饑荒》、比肖夫的《印度:詹謝普爾鋼鐵廠》、卡帕的《共和國士兵之死》、弗蘭克的《政治集會,芝加哥》、埃傑頓的《牛奶滴落》、曼雷《朵拉·瑪阿肖像》、懷特的《果樹林》、卡什《溫斯頓·丘吉爾》、哈特菲爾《超人阿道夫》、卡洛爾的《貝亞特麗奇的誕生》、懷特和施蒂格利茲《湯姆森小姐》、牛頓《科默湖的裸體,意大利》等。

《西方攝影流派與大師作品》為我們展現了攝影藝術無與倫比的神奇藝術魅力。可以說,每一個流派都用自己的攝像機從不同的角度對現實的社會生活作了自己獨特的反映,每一件作品都給我們以前所未有的藝術感受。如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品之一奧沙利文的《死亡的收獲》拍下了殘酷的戰爭實景,照片上屍橫遍野的戰場,以觸目驚心的視覺力量,揭示了戰爭的罪惡。作品標題“收獲”一詞的反諷意義,更強化了照片的含義。社會紀實派的代表作之一,艾森斯塔特的《勝利日》畫麵拍攝,1945年8月15日人們在紐約時代廣場慶祝二戰勝利結束,一位水兵抑製不住勝利的喜悅心情,親吻一位素不相識的姑娘,表達了普天同慶的歡樂場景。物力主義攝影是現代主義攝影藝術的重要流派,埃傑頓的《牛奶滴落》是閃光燈發展史上的經典之作,作者采用特製的聲控裝置,將聲音觸發係統和閃光燈的觸發裝置相連在全黑的環境中憑借牛奶滴落的聲響觸發閃光燈,經過數十次調整,終於使這一《牛奶滴落》成為永恒的瞬間。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作之一哈特菲爾德的《超人阿道夫》是一幅很有影響的諷刺作品,畫麵上的希特勒被透視的胸腔中都是閃光的金幣,流露出一腔狂妄的樣子。照片以巧妙的剪輯手法充分揭露了希特勒的狂妄野心。

為了表現美的效果,一切世俗和醜陋的題材都要避免出現。

什麼才是圖像記錄中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人的生存狀態。

那些戰場上的屍橫遍野的畫麵,從觸目驚心的視覺力量揭示了戰爭的罪惡。

居然可以通過一幅靜止的畫麵展示如此眾多的人物生存狀態,似乎一幅舞台演出的劇照令人目不暇接。

人工建築總是以平整、對稱、平行等為特點,而自然物的生長常常具有變化多端、隨意生長的特征。

“從一粒砂裏看到一個世界,在一朵花裏有一個天堂。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永恒在一刹那裏收藏。”

照相機應該用於記錄生活,反映事物本身的物性及精華,不管是拋光的鋼或是顫抖的肉體。

觀看,通過觀看可以使人高興,也可以使人吃驚,通過觀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當對象放鬆戒備之後用照相機窺視了在公眾後麵的私人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