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童見他如此鄭重,不覺向前湊了湊。三人又到正廳,隻見正廳中央掛著熙樂寧和的大匾,楊啟中就在匾下站住。這塊匾額他已看了多次,總覺有些不對,卻不知不對在哪裏。想來想去,楊啟中飛身而起,躍上房梁,就近觀看這塊匾額。
此時,那兩個女童卻在下麵亂轉,紫蕊看來看去,轉到一個青銅香爐邊,忽然道:“青姐姐,你看這香爐裏香灰都灑出來了。”
青萼正在看一個青花瓷瓶,隨口道:“想是小廝丫環不小心碰的吧。”
紫蕊道:“小廝丫環也不會碰香灰吧。”
青萼聽得也頗感興趣,湊將過來看了半天道:“想是風吹吧。”
紫蕊道:“未必。”說著用手探進香爐底,忽然一皺眉,向下隻一按,一聲巨響將三個人都嚇了一跳,再看熙樂寧和匾忽然翻轉下來,後麵打開了一個小洞口。
楊啟中急忙湊近洞口,仔細看裏麵,裏麵卻十分昏暗,什麼也看不見。那兩個女童的好奇心卻陡然而起,紫蕊道:“我進去看看。”隨即飛身而起,攀住房梁,雙足往洞口中一甩,恰好將雙腿放進去。那洞口極小,隻能容一人爬入,紫蕊頭向外,倒爬進去。楊啟中不及阻攔,也隻得如紫蕊一般倒爬進去,才爬進數尺,抬頭看青萼也爬了進來。
洞口裏麵原來是條窄道,約有丈餘,十分昏暗,三人晃著火折子,才勉強看清楚些。窄道盡頭是一架木梯。紫蕊的腳剛剛踩上木梯,那洞口便自己關上了,聽外麵又是一聲響,想是匾額也複歸原位了。楊啟中不免埋怨道:“這倒好,三人一個不剩,全部困在這裏了。”
紫蕊卻笑道:“不怕不怕,有倒是有進必有出。”說罷已踩著木梯下去了。
楊啟中下到木梯底部,約略了一下,此時應是到了地下了,仔細看看四周,原來是個石室,中間一張桌案,有一盞油燈。他還未說話,紫蕊已過去把燈點著了。
楊啟中埋怨道:“誰知這裏有什麼機關,你們就這樣闖進來了。”
青萼笑道:“他把洞口設得這樣隱秘,斷想不到有外人闖進來,必不會有什麼埋伏。”
楊啟中道:“話雖如此,如今怎麼出去呢?”
青萼道:“找找路吧。”說罷拿起油燈,哪知才把油燈拿起,那桌案嘩啦一聲便縮進地裏,露出一個大洞口,還未等楊啟中仔細查看,青萼與紫蕊一邊一個拉住他便跳了下去。
這洞口裏麵已經堆滿,待將油燈拿近仔細一看,原來這洞裏已被隔成數十個房間,裏麵堆的淨是些槍刀弓箭軍需之物。楊啟中心頭一動,暗想莫不是有人在此暗屯軍需,密謀造反,此處離京城又近,一旦起事,朝廷勢必措手不及,想到此處,不由出了一身冷汗。楊啟中正在思索,青萼道:“看這壁上,放了恁多燭台,都點上罷。”說罷,拿火折子將燭台全都點上了。這一來看得越發清楚,原來這些槍刀竟都是軍械司所出,楊啟中心頭越發狐疑,如何也猜不出這些東西的主人是什麼人。這些槍刀之間有一條石路,三人沿路而行,隻見兵器排列整齊,足能裝備萬餘人。楊啟中瞠目結舌,暗想香山有偌大一座軍需庫,錦衣衛竟一無所知,看來此事幹係不小。
紫蕊和青萼卻不管這些,一邊走一邊說笑,就如趕集一般,看著哪些兵器好,便隨手抽出把玩一番,玩膩了便往邊上一扔,最後一人揀了一對繡絨短劍背在身後,順便又將兩旁燭台全部點亮。
兵器之後擺的是米麵糧食,楊啟中粗算一下,這些米麵盡夠數萬人吃一年的。再往後又是被服,約夠十萬人使用,被服之後是帳篷鑼鼓,軍中各種雜用之物應有盡有。楊啟中一行走一行估算,這間軍需庫占地不大,隻比這宅院大一圈而已,挖得卻深,因此貯存甚多,這些東西足可裝備數萬大軍,這種地方若是錦衣衛不知道,隻能是與東廠有瓜葛了。
此時已到盡頭,頓覺豁然開朗,隻見一個大廳,裏麵擺了桌椅,一切擺設均按軍帳設置,上有帥位,設虎皮椅,帥案上連令箭筒都有,兩旁擺設槍刀,下設諸將座位,旁邊放著沙盤地圖,看上麵全是京師附近地形。紫蕊看看沙盤地圖道:“咦,莫非這宅子的主人要在京師開戰麼?”
楊啟中聽得心頭益發緊張,再看那帥位後麵並未懸掛什麼猛虎下山之類圖畫,卻掛著一柄寶劍的畫圖。楊啟中湊上前去,見那寶劍並無奇異之處,隻在劍鞘上鑲著七粒寶石,呈北鬥之狀,劍柄有雲紋。楊啟中仔細回想,自己應是從未見過此劍,再看寶劍旁有一行小字:“七寶殘雲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