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2 / 2)

四年後

炎熱的夏季猶如鳳凰涅槃時烈火的溫度,一大早就有人不停的在抹汗。昨夜亥時,蘭都喪鍾大響,隨著宦官們一道道聲音的傳疊,整個蘭都的百姓都知道,他們的皇帝駕崩了,整個蘭都瞬時陷入一片忙亂當中。一大清早,宗政謙的房子裏聚集了六個人,除開四年前攔住他的那四個人,還有這些年一直在幫他們家的孫大夫和他“女兒”於新安。領頭的正是孫大夫孫信,他原是於守正家丁的兒子,後因父親娶了金梁女子而遷往金梁,他離開於家時已六歲,一直記得於守正,十五年前宗政謙母子到蘭都後,於守正就想方設法派人去找關係,這就找上了他,聯絡後,昔日主仆情誼讓孫信一口答應下這危險的差事,且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啟國人。於守正隻是囑咐了一句話:兩人千萬要照顧好,也千萬別著痕跡。對於這一囑咐,孫信完成得很出色。於新安看著麵前這個出落得棱角分明,唇紅齒白的璞玉少年,忍不住的昂了昂頭,似乎是想跟上他的氣勢。宗政謙對麵前六人鞠了深深一躬:“各位,宗政謙在此先謝過。無論此行成與不成,我,都記得你們為我和我娘所做的一切。”“太子快快請起,我等皆心甘情願迎太子回國,同樣的,無論此行成與不成,我們都無悔。話不多說,各位,昨夜金梁國君駕崩,整個蘭都忙著辦大喪和迎新君,此乃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現在,大夥幹了這杯酒,分成兩路,新安和常竹扮成太子與德妃,我與常樹隨太子和德妃一道。路線在我和新安的手中,互相都沒看過,各位記住,就算被金梁兵追上,彼此也絕不知道對方的去路。所以,各安天命吧。出發!”宗政謙在臨走時突然拽住了於新安的衣袖,深深的看了過去:“活著,活著在瑞京城見,我需要你。”

空穀中接了盛夏的炎熱,繁花怒放得似錦,各處都飄著讓人有些暈醉的花香。空穀門又進了一批新徒兒,門徒五年一換,一次收徒五人,都是年歲十歲到十三歲的孩童。西君記得,自己進穀那年送走的師長們現在都已各有做為,不時還會進穀拜見師父。她和季泊岸還有福不是同一時期進空穀門的徒兒,聽說他們倆從很小的時候就在穀裏了,別的徒兒進進出出,師父卻一直沒有要放他們兩個出穀的意思是,他們的輩份已經不知高到了哪一輩。四年間,西君的奇毒一直未解,她自己也不再去想這事,醜則醜吧,又不需要取悅誰。坐在紫藤架下的秋千上,有一句沒一句的聽著麵前的小師弟背醫書,她聽得想笑又想睡,正在暈頭晃腦之際,忽聽得小師弟童聲童氣的說了一句:“君師姐,你看,不知哪來的鴿子停在藤上了。”西君一驚而起。回到房間給鴿子灑了些食,取下它腳上信筒內的信條,展開來,上麵寫著:“弟即日啟程,預期半月抵穀,望好生相待。”門突然被人推開了,她迅速把紙條捏在手心裏,轉身看去,剛沒背完書的小師弟被季泊岸駕在脖子上走了進來,沒好看的嗔了他們一眼:“師兄可是極喜歡小孩,改日當奏明師父要早些放你出穀娶親了。”“小師妹!”季泊岸鬧了個大臉紅,正巧進門的福紫不知為何也莫名的跟著臉紅了。聽聞季泊岸和福紫是來找她出穀去采購這些小徒兒們的衣食之物,她想了一會才應下來,本想在穀中看看何處適合藏人,先前沒得到通知,準備早了會惹人注意,如今不得不開始準備了,這會想,不如出穀去看看地形,看那人會從哪方進穀,她到時也好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