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知君行遠(1 / 2)

林氏進了屋子,綠佩見禮後便退讓到一旁,而溫榮兩眼一紅,撲到林氏懷裏,“阿娘……”

“傻孩子,這是怎麼了,怎麼哭了。”林氏摟著溫榮,這幾日溫榮因精神不好,總懶懶的不太理人,話也不說飯也不吃,她這當娘的,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若不是為了趕路,她斷然舍不得榮娘受這罪。先前林氏的貼身侍婢從廚裏聽聞榮娘醒了,已讓綠佩傳食,林氏便趕了過來。

林氏林慕嫻之父乃當今聖人身邊近臣中書令林正德,散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而顯武十一年,林氏嫁進黎國公府,成為國公府嫡出三子溫世珩之妻時,林正德還隻是從四品文散官正議大夫。

出生於書香世家的林氏溫婉柔美,性子和順,入國公府第二年,便爭氣地有了溫榮長兄溫景軒,同溫世珩夫妻關係也極為和睦,十多年了從未紅過臉,而不論溫世珩是在京安心上學,亦或主動向聖人請官外放,她都無怨地跟著,在杭州郡的十三年裏,陸續又為溫世珩添了兩聰慧可人的女兒。

說來也有趣,溫軒郎的樣貌隨了阿爺,鬢若刀裁五官俏郎,但性子隨了阿娘,溫文儒雅脾氣和順,遇事總講個禮讓三分的理,頗有些大肚能容天下事的氣度,因此雖眉眼冷峻卻自有一股舒朗之氣,年紀輕輕能有此淡然心性,周遭人都道是不易。

而榮娘卻正正相反,樣貌隨阿娘,雖還年幼五官未長開,但雙目已然顧盼神飛,笑起兩靨生花,活脫脫一齊整美人兒,性子像阿爺,凡事好爭個頭,心性兒又高,在杭州那會老纏著軒郎鬥詩賽畫的,都是自家人,軒郎知曉榮娘不服輸的脾性,都讓著她,而榮娘也確實天資聰穎,自小喜舞文弄墨,小小年紀便能畫出千嬌萬態的八寶牡丹,掛於牆上,誘來彩蝶尋香。

其實溫榮初始閨名並非榮華的榮,而是芙蓉的蓉,可溫榮略懂事後就說這花花草草的字太小家子氣了,偏生溫榮阿爺又寵她,便將蓉字換做榮,這才合了溫榮心意。

溫榮偎在林氏懷裏,這溫暖的感覺多久沒過了,前世溫榮嫁入太子府後不到半年,林氏便得了急症,沒幾日便沒了,溫榮為這事哭昏了好幾次,更埋怨了阿爺很久,認定若不是阿爺寵那通房侍婢,阿娘怎會去得那麼早。

“來,我們不哭了,看把這小臉哭的喲,跟個花貓兒似的。”林氏執起絹帕,輕輕拭去溫榮眼角的淚珠。

“娘子先前醒了就在哭,奴婢都嚇壞了,這些年就沒見娘子哭過,不過這一流淚倒真真像個娘子了,先前奴婢總以為自己照顧的是榮郎君呢。”綠佩見溫榮好了些,打趣兒說了這話。

“盡胡亂扯些什麼,還是綠佩自己想哪個郎君,倒是說開了,我求阿娘放了你去。”

溫榮捂嘴促狹一笑,就見綠佩紅臉低著頭,“娘子又笑話奴婢。”

“你這孩子。”林氏寵溺地刮下溫榮鼻子,也不再追究溫榮好端端流淚的事,卻注意到溫榮今日竟是著了襦裙的。

在林氏記憶中,溫榮著裙的次數可謂屈指可數,若不是正規宴席或是去貴家做客,溫榮必然是胡服或男裝,就如綠佩說的那樣,天生郎君心性又好扮作郎君模樣。

溫榮見林氏詫異的目光,隻淺淺笑退一步,撚起翠霞貼金裙,輕輕打了個旋,“阿娘說榮娘如此可好看。”

“誰都沒我們家榮娘漂亮。”林氏很是欣慰,她一直擔心榮娘的性子,如今看來比先前要好的多。

不多時,廚娘將雞茸花撒綠粥和兩色澤誘人的小食端上來,林氏看著溫榮將粥吃了,粉糕和冷淘也食了大半才滿意,又同溫榮說了會子話。

巳時三刻,溫榮隨林氏去尋阿爺和軒郎,聽侍婢探言,爺兒兩正在商船三柱尖亭那兒弈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