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好兄弟[二:小洋樓](2 / 3)

黎子國一眼就瞅到了吳媽,見她又在幹重活,臉色立時呈現關懷之色,遠遠喊了一聲,就快步跑了過去。

吳媽提水壺正欲澆灌花草,看到子國喊著話跑過來,就停下手中活,應道:“阿國回來了!”

黎子國開心一笑道:“我回來了!”

黎子國見她手裏吃力提著那隻笨重的大水壺,麵色就變得凝重起來,心有不忍,帶著善意的口氣責備道:“吳媽!和您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再幹這些力氣活了,等我回來幹,您就是不聽,你可別累壞了身體!”

吳媽麵帶歉意地笑笑道:“家裏房間都收拾好了,閑著也沒事,就出來活動活動手腳!我這老身骨還行,還能幹得動!”

吳媽快六十的人了,身體卻很健康,腿腳也很靈便,這是她最自豪的事情,但黎子國非常關愛她,千叮萬囑地不讓她幹體力活,可吳媽的記性好像總不見長,這是令他感到很頭痛的事,沒辦法在她麵前隻好多搶一些力氣活兒幹,這次也不例外,黎子國一把就搶過水壺來,提起來就往花叢裏澆灌。

何劍華見狀快步走過來,禮貌的和吳媽打了個招呼,本想幫黎子國一起幹活,黎子國澆完這壺水就停下了手,道:“吳媽!您今晚還有事要出門,別耽誤了,就早點去吧!”

吳媽笑道:“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不急!你回來了我給你做好飯再走!”

吳媽今晚要出門到虹口去見一個來上海做工的鄉下親友,由於多年不見,關係又很親近,就打算在親友家住上幾天,順便幫著他們做點事,本來是想下午就過去的,臨出門了家裏留下子國一人想想心裏又放不下,這就把家務又收拾了一遍,買好了菜,準備晚上給子國做頓好吃的再走。

黎子國嗬嗬笑道:“不用了!今晚我買了點吃的,準備和劍華一起美美吃一頓呢!”說著提起手裏的食物在麵前晃了一晃。

接著又道:“這裏有一份是給您的!”

黎子國將手裏的食物分出一隻白斬雞、半隻鹹水鴨、一包高橋鬆餅、一包炒白果遞到吳媽手裏。

何劍華現在才明白黎子國為什麼雞、鴨、點心、炒白果都買兩份,原來一份是送給吳媽的,可真是孝順的孩子。

吳媽欣慰道:“阿國真懂事!阿媽心裏高興!”

黎子國笑得更開心了:“今晚您帶去串門,和親友一起吃,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吳媽高興地點點頭,子國就是自己的親孫兒,也就不客氣了,伸手接了,想想也該出門了,就道:“你回來了,我也該走了,在外住兩天很快就回來,明天中午我回來給你做飯!”

黎子國道:“我都這麼大了,會照顧自己了,不用擔心我,你盡管去吧!親友好多年不見麵了,您就在那裏多住兩天再回來,沒關係的!”

吳媽畢竟是個老仆,懂得份內事的規矩,更重要的是她擔心子國不會照顧自己,自己不在家的時候子國總是靠殘粥冷炙打發日子,吃不好穿不暖的怎麼能讓自己放心?所以不能出外逗留太久,就委婉道:“都來上海了,以後有機會經常走動,我兩天後就回來,還有家務要做呢!”

黎子國聽她話中有點侍奉自己的味道,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但她從來都把吳媽當最親的人看待,自然沒往主仆這方麵考慮,隻道她拿著自己當外人,就有點不高興了,嘟著嘴埋怨她不該把自己當外人。

吳媽見他又使小性,曲解自己心意了,心下坦然,就順著他性子,道:“好!好!好!拇媽就多住兩天,我的小祖宗你該滿意了吧!”

黎子國不言語,心裏有了些安慰,也就露出了笑臉。

何劍華走上前來,圓場道:“吳媽您放心去吧,這兩天我在這裏陪子國,我會替你看好他!”

吳媽對子國的這個好友是十分看好的,阿華為人處事穩重,心細會照顧人,於是放心道:“好!你們倆好好聚聚!有個伴陪著阿國我就放心了,那我回屋準備一下就走了!”說完告聲別就回房收拾東西去了。

本作發表於17K文學網,請讀者朋友們到17K一閱。如果感覺寫得還行,望投票支持一下小生!感謝!網址如下:

或進入17K文學網,搜書欄框輸入小說名也可。

黎子國手裏拎著食物不便給花草澆水,就暫時放下手,將水壺擺放在一邊。二人也一起走向屋裏,門開著,進門既是一樓客廳。

客廳裏寬闊雅致,鋪著柚木地板,牆壁貼有花紋裝飾板,四處擺放著各式古典式紅木、檀木家具,一張明式儲物櫃上放有一部時髦的留聲機;廳堂正中橫臥兩排豪華西洋沙發,沙發中間是高檔磨砂玻璃茶幾;房門正對的牆壁建有取暖用的壁爐,壁爐之上掛著一架巨幅西洋油畫;轉身斜睨,房門左邊立著一個高大的木製英式座地自鳴鍾,正在“喳喳”地轉動著。客廳牆麵裝飾、多數家具擺設呈暗寶藍色,中洋結合,整體感覺深邃高雅。

置身其中,何劍華就聞到了空氣中飄逸著絲絲淡淡的檀香氣味,讓人心窩裏好是溫馨。他閉目深深吸了一口氣,希望這絲絲淡雅的香氣能夠永遠留在自己心肺裏,然後睜開眼睛就盯上了對麵壁爐上的那幅西洋油畫,徑直走了過去。

這幅西洋油畫是樓房裏最讓他感興趣的東西,每到黎子國家中他都要走上前去認真端詳一番,因為這是一件很罕見而又特別的名畫,其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典故。

何劍華自幼愛好書畫,尤擅西洋素描和油畫,因而對這方麵頗有研究,通曉西洋各大畫派名家的畫作,所以見到西洋油畫都能說出點名堂來。

這是一副西洋常見的半身貴婦人畫像,畫裏一位皇家公主身著華麗衣袍,一頭波浪卷發,正側著身子,嘴角略帶笑意,神色祥和地目視前方。畫麵色彩凝重,構圖完整,看上去似乎就是一副完整的畫作,實際上這隻是取自原畫作的一部分而已。

這幅完整的稀世名畫叫《阿裏阿德涅和狄俄尼索斯的婚禮》,是三百多年前英國查理一世王後珍藏的稀世珍品,出世時曾經被指為**不雅之作,飽受指責,而不被人接受。

《阿裏阿德涅和狄俄尼索斯的婚禮》是意大利波倫亞派名畫家圭多?雷尼的作品。

查理一世帝國時期,英國王後亨莉埃塔?瑪利亞一直想要一幅意大利畫家的真跡來裝飾自己的臥室,於是她向羅馬教皇烏爾班八世的侄兒--巴爾貝裏尼紅衣主教索要一幅名畫。

當畫從波倫亞送到羅馬後,巴爾貝裏尼就致信倫敦,表示對其中眾多裸體畫麵不滿,他把該畫形容為“**”,擔心會引起英國宮廷的混亂,但是瑪利亞王後還是決定收下這幅名畫。

後來,瑪利亞王後躲避戰亂逃到了法國,三年後該畫才幾經周折到了她手裏,但此時她已不需要用畫來裝飾宮殿了,王後更需要的是錢,以資助當時陷入困境的丈夫。於是她把畫賣給了法國的一位政界名流,但是名流夫人卻不滿於畫中有太多的“裸體**”,一氣之下將其**分割。

此後,被分割的《阿裏阿德涅和狄俄尼索斯的婚禮》就下落不明,

一直沉寂了三百年。

又是許多年後,這幅畫的部分切割畫麵被人偶然發現,經過名家鑒定,重新對其進行公正評估,結果令人驚歎,各界藝術權威一致認為這幅傳世珍品具有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是大英帝國國寶級的藝術珍品。

這幅名畫生來命運多劫,被人唾棄,慘遭切割,經曆更是一波三折,如今卻成為稀世珍品。在上海這個時尚開放與國際接軌的大都市,這些西洋名貴字畫自然都是有身份的大戶人家追捧收藏的對象。

據黎子國說,這幅畫是房主人留下來的。這樣一副價值不可估量的寶貝竟會堂而皇之地掛在這麼一處借住的洋房裏?何劍華是絕對不相信的,除非房主人是傻子,要不就是不懂藝術。

當然,由於這一幅名畫情況奇特,被分割成多片,至今還有散落的局部畫作沒有找到,就很有可能會散落異國他鄉,流入尋常人家,那麼名畫的其中一部分也就有可能是眼前的這幅貴婦圖,但這種幸運幾率太小了,竟會偏巧落到黎子國居住的小洋樓裏?

上海接受西方事物比較快,像這種絕世名畫一經媒體報道,市麵上字畫店立時就會造出諸多仿製品,大量銷售,這倒是常見現象,所以何劍華認為這副畫不過是仿製品而已。但他一次次地端詳琢磨,又覺得這副畫筆觸細膩,用色講究,奇特,自然透著一派大師的氣魄,不像是出自一般畫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