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1 / 2)

在昭輝院為小堂弟佑哥兒開過方子紮過針,然後又被留下用過午膳才回到自己的屋裏。

安元公主對如花說過那席話因為綠柚送藥箱過來而打斷後直到如花告辭離開昭輝院都沒有再提起。

回到自己屋裏後如花一直因為安元公主的那一番話而心裏不安,便一早以自己很累想要休息為由打發了綠柚她們三個去了外屋,自己則躺在床上盯著銀紅色的帳頂發起呆來。

如花雖然從前世的那些小說影視作品裏對世家皇族的黑暗有個大致的了解,可卻並沒有真實的切身體會過。今生雖然出生了葉家這樣的大門閥裏,可也因為父母親長的庇護除了兒時的那一次外一直沒有真正的接觸過真實世界裏的黑暗。

特別是皇權,到今天聽了安元公主的那一番話後她才發覺,原來自己對坐在朝堂之上最高位置的人並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到了今天她才體會到那個素未謀麵的皇帝並不隻是個一尊泥像,也不是隻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真真正正掌握了自己的生死未來的人。

這樣一想,師父讓秦沐陽傳來特意給自己傳話,葉夕月那略帶示警意味的詭異提示,是不是都是隱隱暗示著一切都與禦座上的那個人有關聯呢?

如果真是這樣就糟了,隻要聖旨一下,什麼事都將成為無可改變的定局……

也許以前真的是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如花在床上輾轉不安。

她還記得前世那些說皇權的各種作品裏,說得最多的就是為人君者,並不忌結黨,而是講究製衡。

對近幾十年來在位的大魏的君王來說,如今朝中門閥世家的勢力太過龐大,他們結成一氣已經快要達到威脅皇權的地步了。近三代皇王盡力扶持起程家、秦家這樣的新士族,為的就是打破這種局麵。使朝堂上達到一種不同勢力集團的權利製衡,以保障君權的至高無上。

而這些舊有大門閥之間就是用姻親關係結成的一張龐大勢力網,雖然共有利益才是連接他們的關鍵,可結親卻是加強這種相互之間信任的一種表態。

也許在今上看來,一直遲遲沒有明確在儲爭之中站位的葉家,每一個直係子弟的婚事都昭示著葉家在朝中這最重要的一件上的態度。

一但葉家流露出不合上意的結親意向時,一道婚旨或者是用點別的手段就能將一切再改向朝著他心意的方向。就如幾年前蕭家欲將蕭景瑜嫁與大哥葉雲嶸的時候,那時豈不就是蕭家才剛表露出欲招葉雲嶸為婿的意思,馬上就有秦貴妃出麵抬出程家德妃的妹妹來讓葉家左右為難。

對惠帝來說,徹底打殘整個由四大世家為中心的舊有士族權利集團並不符合他的利益。因為那樣他與先帝費盡心力扶持的起來的秦、程集團在失去了對手壓製的情況下很快便為成為另一個威脅君權的新利益團體。所以分裂一中較弱的一部分,打垮其中較強的一部分,減小它整體勢力的影響卻保留它一定的實力才最最符合他的利益。

所以問題的關鍵之處應該是在打殘酷哪家,保留哪家。就現在的情形來看,也許是因為接連著幾位皇後太皇都是出自蕭、洛兩家,在近二十年裏這兩家的人都有些忘了形。勢力膨漲得太大,甚至隱隱顯露出在暗中操縱朝政的跡象。而尚家由於近幾代的家主多為不擅經營庸碌之輩,整體實力下滑得厲害。隻有葉家,作為後族之一的葉家已經有幾代沒有出過皇後太後了。並且葉氏近二三十年實行韜光養晦的政策行事日漸低調,與蕭、洛兩家也有日行漸遠之勢。相形之下,如果惠帝真要分化開國士族門閥中最最核心的四大世家,那麼打壓蕭、洛兩家,保留尚、葉兩家或是其中一家才是最佳的選擇。

隻是如果這兩家人過早的與秦、程兩家為代表的新貴集團媾和在一起,那麼所謂的朝堂製衡之策也就成為空談了。

想必對於這一點,如花相信葉家遲遲不肯在儲爭之中站隊也正是因為祖父大人也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現在四大世家中最弱的尚家已然與程氏結成了姻親,與秦氏也有意向走得更盡。隨著尚氏的加入,新貴集團已然有了與蕭、洛兩家正麵對抗的實力。在這個時候,一直態度曖昧未明的葉氏就成了那個真正能決定東宮歸屬,兩代魏帝所創之局最終成果的關鍵。

這些國家大事本來與如花並沒有什麼關係,隻是這個世界的人已經習慣了從聯姻中看站位的習俗。葉氏直係一脈,長房的葉希昊的嫡長女正是宮中瀨玉宮的宮主玉妃娘娘,庶長子、嫡長子又都已娶了朝中重臣的女兒為妻。二房葉希曜已是指定的下任家主繼承人,長子葉雲嶸與榮公府的千金已有了文訂之禮;次子葉雲峻正在軍中磨練,已放出話來說不到冠禮不談婚事;三房葉希照是當朝駙馬都尉,嫡女才不過四歲,嫡子還在繈褓。這麼算來算去,正值婚齡的也就隻有二房的嫡女我們倒黴的葉如花同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