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 小山村的故事(1 / 2)

張大媽站在雞棚下麵,隔著籬笆對劉大嬸喊道:“她二嬸,有沒有看到人進我家的院子啊,也不知道是哪個小混球,把我雞窩裏的雞蛋全順走了!”

劉大嬸聞言,嚇得臉色一變,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壓低聲音說:“噓!小聲點,小聲點,我剛才看見若善來過!”

張大媽驚道:“啊!是她啊!”接著又很慶幸地說:“幸好她隻是拿了我幾個雞蛋,沒有向上次一樣來捉了我兩隻老母雞啊!”

劉大嬸也點點頭,一副這次你賺到了的表情。

若善守則二十三:當人們見識過更大的損失後,他們就會為較小一點損失而感到慶幸。

……

劉掌櫃趴在布店櫃台,對門口的賣糖葫蘆的李大拐說:“剛才過去的那個是若善?”

李大拐說:“是啊,你沒看到她還拿了我一串糖葫蘆?”

劉掌櫃不好說自己剛才躲到櫃子下麵去了,沒看著,幹笑了兩聲,說:“她又框你的東西吃?”

李大拐不高興了,“誰說的?那糖葫蘆明明是我送給她吃的,我樂意的很。要是哪天她來吃我的糖葫蘆給錢了,那才叫我害怕咧!”

若善守則七十一:當人們習慣你的某種行為後,你就會有利可圖。

……

“滾開!吃你的西瓜是老子給你麵子,還敢跟老子囉嗦,你活膩了!”趙虎一臉凶神惡煞地吼道。

“趙大疤,你又在這裏為惡相鄰!是不是想去衙門裏喝喝茶啊?”一個官差過來製止道。

趙虎一看是官差來了,立馬慫了,臉上像變戲法似的立馬換上了一副諂笑,說:“哎呦,劉大官差!真是巧啊,我這就走,這就走。”說完,扔下錢就開溜了。

另一個官差看著趙大疤落荒而逃的背影,對劉官差說:“要說這若善也不是沒有一點好啊,至少她壓住了趙惡霸,讓鄉裏得了幾分安寧。”

趙官差鄙夷道:“屁!她這是借裏長大人的名頭唬住趙惡霸,回過頭來,又用趙惡霸來要挾裏長大人,兩邊打保票,黑白通吃,你懂不?”

若善守則九十六:要善於借勢,各種勢。

……

說了半天,這個叫若善的到底是何許人也呢?

她不是一個好人,但也沒人敢說她是一個壞人;她吃東西從不給錢,但沒有人會不樂意;她不是惡霸,但惡霸都要聽她的;她不是官,但裏長大人都常給她做事……

讓我們來總結一下:嗯~~她是一個女的!

若善不僅是一個女的,而且還是一個女孩。她今年隻有十六歲,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都已經到了婚嫁的年齡了。但大家都裝作不知道這一點,生怕若善一個想不開,想要嫁人了,大家找不出願意娶她的男人,那事情可就大條了。還好,顯然大家多慮了,若善很想得開:活得好好的,幹嘛沒事去找罪受?

若善不是神,不是鬼,也沒有什麼三頭六臂,一個打八個。可就是這麼一個弱女子,大家卻拿她沒有辦法,一個個被整得服服帖帖,談若善而變色。

讓我們來看個實例:

一小孩大哭不止,其母百般哄弄,都不見效,怒曰:“如再哭,找來若善陪你玩!”小孩哭立止。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若善的威懾度已經不分男女,不分年齡,連不懂事的小孩子都普及了!

……

若善的故事是從一個小山村開始的,這裏是若善從小長到大的地方。注意,是長大的地方,而不是出生地方。

若善是個孤兒,當然也可能不是,隻不過她父母不要她了而已。

大家在山腳撿到若善的時候,她還是個嬰兒,懷中有一塊玉佩,上麵有字,可惜大家不識得,就把若善抱到了老村長家。

老村長不僅識字,還很識貨,他認得玉佩上的兩個字叫“若曦”,更知道這塊玉是塊好玉,心想:“這個孩子的出生說不定很顯赫咧!”

老村長親自給若善起了名字,單名一個“善”字,意在讓若善做一個好女孩。並且囑咐鄉親們都好好照顧她。

就這樣,一個叫若善的小女孩出現在了小山村裏,吃著百家飯,穿著百家衣,慢慢成長了起來。

老村長一生中就起過兩個名字,一個是地名,一個是人名。這兩個名字都讓他後悔不已,在肉體上和精神上遭受到了折磨。

先說肉體上的。

因為老村長識字,有文化,所以大家就請老村長給村子起個名字。

老村長感到萬分榮幸,他豪情萬丈地環視了一下四周,醞釀了良久,才開口說道:

“你們看,我們這個村子是在山腳下的,不如就叫小山村吧!”

眾人聽罷,紛紛鼓掌,皆稱讚老村長大才,老村長麵帶自豪,謙虛地捋了捋了胡須。那表情是在告訴眾人:我一向都很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