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有一個不知道哪裏來的大漢,問老村長:“這裏是什麼地方?”
老村長答道:“小山村。”
大漢又說:“我知道這是個小山村,我是問你這地方叫什麼名字?”
老村長答道:“小山村。”
大漢怒了,說:“你這老家夥,怎麼這麼耳背?我是問這個地方的名稱!名稱你懂嗎?”
老村長答道:“小山村。”
然後老村長就被大漢暴打了一頓。可憐那大漢,臨走了都沒搞清楚這個地方叫啥。
再說精神上的。
老村長不是給若善起了名字叫“善”嗎?可惜事與願違,若善的種種事跡表明,她和“善”字是絕緣的。
大家都被若善層出不窮的手段整治的苦不堪言,於是就都跑到老村長那裏去告若善的狀。把老村長也折磨的苦不堪言啊!
最後,老村長臨死前,悟了。
他躺在床上,言語模糊地對眾人喃喃道:“我真傻,真的。”老村長抬起他那沒有了神采的眼睛來,“我單知道起狗蛋、糞蛋、屎蛋一類的臭名字會讓孩子福緣增厚,能順順當當地養大成人。我卻沒想到這名字的含義和人的性格還是相反的!”
大家都為老村長的含恨而終唏噓不已,但是卻沒有人哭,倒不是大家對老村長不愛戴,而是心裏很高興,實在是哭不出來啊。
為什麼大家心裏會這麼高興呢,這事還要從老村長身上說起,老村長臨死前把若善叫道了她跟前,跟她說了一番話,然後若善出來就告訴大家:她要離開小山村,去外麵闖蕩了!
“老村長是個好人呐!”眾人心裏無不感歎。
老村長到底是怎麼把若善說服,讓她離開的呢?大家都很好奇,可惜卻得不到答案。因為老村長已經去世了,至於去問問若善,呃,大家從來沒有這個念頭……
最後,大家討論了一下,一致認為:老村長是以死相逼的!
大家的腦海中浮現出這麼一副畫麵:
老村長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對若善厲聲說道:“你要是不離開小山村,我就死給你看!”
若善良心發現,痛哭道:“村長!你不要死啊,我走還不行嗎……”
……
若善聽到傳聞後後,不置與否地說了一句:“呃,大家的想法還是挺有創意的。”
呐,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講故事……於是大家更加堅信不疑了。
一個將死之人要以死相逼,是挺有創意的想法,可惜不是真相。那麼,老村長最後到底是用什麼方法讓若善離開的呢?
原來,那日,老村長遞給若善一個玉佩,說:“這是你身份的唯一信物,上麵有兩個字,我想那是你母親的名字。我不知道你姓什麼,就讓你從了你母親的姓。……這是塊好玉啊……”
老村長失神了一會,接著說:“我以為你肯定是出生不凡的,就算被迫流落到這裏來,你的父母最後也一定會尋來的。可惜啊!”
長歎了一聲,老村長感歎道:“你也是塊好玉,不要埋沒在了這裏,那樣就更可惜了!出去吧,去到村子外麵的世界,這裏終究不是你的歸宿!出去後,能找到你的父母,那是最好,就算是找不到,你去外麵見見世麵也是好的。”
若善拉著老村長的手,一臉悲戚,抽泣了幾聲,嗚咽著說:“外麵的世界裏……有好吃的嗎?”
“噗!”老村長吐了口血,看來病情是越來越重了啊……
良久,老村長吭哧了聲,“有。”
於是若善就決定離開了。
若善離開的那天,全鄉的人都自發的跑來送她了。倒不是大家有多敬戴若善,大家隻是想要親眼來確認一下,看看若善是不是真的離開了……
麵對鄉親們的熱情,若善麵露感動之色,大聲說道:“相親們,我對不起你們啊!”
眾人沒想到若善臨走之前,卻幡然醒悟、回頭是岸了。很多婦人更是喜悅的哭了出來,交口說道:“這孩子,終於知道自己錯了啊!”
若善似乎感動了哭了起來,隻見她流下了眼淚,帶著哭腔說道:“沒想到我以前那麼對你們,你們不僅不計較,還以德報怨,在我臨走之時,還要來給我送點盤纏,我受之有愧啊!……”
送盤纏?誰說要送盤纏了?
這下眾鄉親也哭了,在心裏大喊道:“我們沒說要送盤纏啊!”
可惜沒人敢說出來,為了能送走若善,大家一狠心,拿出錢財,遞到若善手裏,流著淚說:“小善,走好啊!”
若善一邊接過錢,一邊哭點頭:“嗯!鄉親們都是好人,我……我以後還會回來看望大家的!”
眾鄉親的哭聲更大了。
真是一幅感人的送別場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