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扶柳,花香熏人,正是北國初夏風光。林家堡的青石板大路一直通向堡外,在路旁有一座不小的宅邸,漆黑的大門上扣著金色的銅門釘,門釘被擦得鋥光瓦亮。上邊掛著一塊黑底金字的門匾,上書“正陽衍派”。門前的一對石獅子高大威武。在門口有兩條長凳,上邊坐著八個膀大腰圓的大漢,讓路過的人不自覺地躲得遠一些。
這時,府中傳來了一陣馬蹄聲響,不一會兒五騎從角門衝出,轉到大門前。那八個大漢馬上站起,上前行禮,一人道:“大少爺,您這是去幹什麼?”他們對著的是一個騎在一匹黃膘大馬上的少年,那少年一身青色衣裳,背背寶劍,頭戴風帽,馬上還掛著水袋和行李,一看就是要出遠門。那少年道:“還不是去找二弟,我爹雖然派出去了幾批人馬,但回來的都是無功而返,這不,母親讓我親自去找。
那大漢道:“那大少爺有的辛苦了,這次大少爺親自出馬,一定馬到成功。”那少年道:“誰知道呢,不過找到後一定狠狠地打個痛快不可。”那八個人頓時哈哈大笑起來。隨後,少年喊了一聲“出發”,五騎如離弦之箭般衝了開去。
五人在路上幾乎逢人便問是否見到一個書生模樣的人,一路問下來也見到了幾個,但都不是要找之人。幾人不免有些氣餒,這樣找人無異於大海撈針,但少年受母親重托,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尋找。
一路上,遇到鎮甸便在客棧投宿,遇到村子便在人家借宿,連村子都沒有時,幾人便露宿荒野。這日,又沒有找到村鎮,五人便生起了篝火,打算烤幾個餅子充饑。經過幾天的奔波,五人都麵露疲色,不過精神頭都還不錯,突然一人“噓”了一聲,示意大家不要出聲。眾人轉頭過來,那人用嘴型說:“有野獸。”
那少年低下頭仔細傾聽,而後突然拔身而起,踩著草葉尖就竄了出去,難得的是,這麼大的動作竟然沒有發出絲毫聲響。那少年“飄”了一息時間,身子已經在三四丈外。一息過後,他踩在地麵上,地上的枯樹枝發出“哢吧”的聲響,這時少年已經認出這野獸是一頭羚羊。這邊的聲響顯然驚動了那頭羚羊,它準備逃之夭夭,但少年哪容它就這樣逃走?少年功夫了得,一個起落撲向兩丈外的羚羊,待他落下時,雙手已經緊緊握住羚羊的雙角。羚羊拚命掙紮,可是哪能掙脫?其他四人見自家少爺抓住了獵物,歡呼一聲跑了過來。
這少年名叫林慰,是林家堡家主的大兒子,其餘四人都是林府的家將。叫林四的家將頭伸出大拇指,稱讚道:“少爺好身手,隻怕過幾年就能與家主一爭高下了。”
林慰道:“家主的功力多高你我都清楚,我拍著馬也追不上,想吃肉就說想吃肉,別說那些有的沒的。”
林四也是直性子,高聲道:“我當然想吃肉,這兩天每天都吃餅子肉幹,嘴裏都淡出鳥了。”其餘三人也附和。
林慰把羚羊交給林四,殺羊、開膛破肚、清洗自然不用自己這個少爺動手。過了半個時辰,那頭羚羊便被串在烤架上。五人用匕首切下熟肉放在嘴裏,邊吃邊聊天,林四道:“大少爺,咱們現在這個找法,得什麼時候能找到二少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