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九章 各人的不眠之夜(1 / 3)

話說聽到程賽玉小姐令人發指的“報恩”法子,李佑哭笑不得,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這不行!”李佑理順了想法,拒絕道。接受是肯定無法接受的,十六七歲的小娘子想拜十八九歲的義父,這都是從哪裏冒出的亂七八糟念頭。她也就比自己小一兩歲,怎的如此幼稚?

李佑心裏不禁感慨道,也就這種天真腦袋才會在當初想出借他揚名成為名妓,然後結識達官顯貴找彭閣老家報仇雪恨的主意罷。若放在上輩子,李佑一定會以為她看多了女主穿越小說中毒不淺。

不得不說程小娘子真是太“可愛”了,李佑可以斷定,年紀比她更小的小竹都不會純潔到這個程度。當日年方十三的小竹初入家門時,就有“城裏婢女夜間都是要和老爺一起睡覺”這個覺悟。

一邊求著孤身在京、沒人暖被窩的李大人一邊還想著與舊相識王啟年破鏡重圓,天底下這樣的美事可不要太多。其實類似先進事跡也不能說沒有,都上了各種書籍裏供人瞻仰,柳下惠坐懷不亂、趙匡胤千裏送京娘什麼的…

但李大人似乎並不是高潔的人,亦不太想在這方麵流芳百世,被後人指指點點懷疑某方麵無能的滋味大概很不好受。

從程賽玉想到王啟年,李佑暫且按下好色之心,再次疑惑起來,王禦史這個人到底抱著什麼心思?答案到目前仍是迷霧重重,叫他無從揣測。到底從哪個方麵去想呢?

不過轉念之間,他有了主意,拿話對程賽玉試探道:“王禦史是不是曾經告訴過你,不要在本官這裏透露出他來?”

如果王啟年不打算隱瞞自己,那是一種情況,如果企圖隱瞞自己,那就是另一種情況。

程小娘子吃驚到眼珠子溜圓,“這,這,李老爺如何知曉的?”

原來如此…李佑心裏想了想,估計王啟年也對秦司樂有過同樣吩咐,但被自己刨根究底的逼問出來了。又歎道,官場中遇事多疑一點,多想幾個為什麼,總是沒錯的。

正常情況下,王禦史指點秦司樂和程小姐貢獻出對李大人有用的黑材料,應該示好賣人情叫李佑感謝他才是,但為何要遮遮掩掩的?

做好事不留名,以李大人這顆並不純潔的心裏想來,那就隻能說明是個不正常的情況。

“王禦史既然不想透露他自己,自然有他的道理。可是本官已經猜到了,那就隻好裝作不知道,你和你舅父最好也裝作不知道,免得王禦史對你們漏了口風有什麼不快。”

仿佛李大人很是為她著想,程小娘子感動的點頭道:“好啊,奴家決不會說出去,王家哥哥也不會知道這些的。”

李佑忍住強行留宿的意願,送客了。雖然美色很誘人,但官位更重要,他始終牢牢把握住這點原則的。再說程小娘子跑不出手掌心,他有這個自信。

次日李佑在內閣辦完公事,手捏從程小娘子那裏要來當證據的二百引鹽票,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程家之事。卻聽到從宮中傳來太後旨意,二十三日早朝照常舉行,朝參完畢後武英殿議事。

這本不是一件很值得關注的事情。但要知道,此前已經連續數次朝會被取消,在這個背景下,朝會正常舉行反而就顯得別有含意了,何況還有武英殿議事。其中意味就很值得細究。

每個人心中都打了幾個問號,莫非慈聖宮要出手?若是如此,本次朝爭最後時刻便要到了。在這個關口,很多人在前一夜都患得患失的生了失眠症狀。

武英殿大學士彭閣老坐在書房深深反思本次朝爭。按他預先想法,合縱連橫突然襲擊,對手不過是個小小七品,所以該如泰山壓頂、秋風落葉之勢,橫掃那李佑如卷席,順便捎帶著將袁閣老打壓下去。

但到如今,兩旬時間過去,卻得勢不得勝,李某人依舊在內閣活蹦亂跳。細細想來,主要原因是低估了兩點。

一是低估了李佑背後的支持力度。雖然許尚書等人除了起先表態之外,表麵上不動聲色。但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卻叫他這邊三位數的彈章也不能壓倒李佑。李佑不倒,被強行綁在一起的袁閣老自然也可以繼續逍遙(這點讓李大人很不爽也很無奈)。